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在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王丽洁

【机构】 郯城县第四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数学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具有逻辑性、逻辑性、实用性等特点。应用题的设置主要旨在通过联系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应用一定的数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我对应用题教学中从在的问题及对策加以阐述:
  一、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学生因此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习惯于一步计算而形成的思维定势。在低年级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中,题目给出了与问题相应的两个条件,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可直接列出相应的算式。因此有的学生受一步计算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去分析问题与条件间的复杂关系,更不善于寻找题目中隐藏着的那个条件,而只是简单地看成一步计算的问题进行处理。
  2、问题过于单一。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给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
  3、忽视语言教学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4、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
  5、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式子”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6、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追求“花样百出”,尤其是一些作为样板,起着示范作用的公开课,注重课堂的形式,忽视数学的实质。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解得不够深刻,导致课堂上把握不准,而又否定了传统的一切。“创设情境”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老师们在赛课或上公开课时,如果没有创设情境,都会担心听课者会怎么评价这节课,总是挖空心思去思考。生动有趣的情境,能使得课堂更有活力,但忽视情境创设的目的。有些教师不管是什么内容,片面追求情境,为采撷、提取数学素材,把教材丢于一边,甚至把购物作为必不可少的情景,片面追求教学的生活化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脱离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有些教师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光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上,很少考虑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切性”,创设的情境没有或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学目标,有些更是流于一种形式。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设计不严密,不能在短时间内把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时间过长,或过程乏味,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浪费了教学的时间。
  二、应用题教学中的策略
  1、认真审题,感知题意
   在教学中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感知题意,所以要把审题方法、方向作为重点加以强化,这样就能形成学生自觉的审题意识。看到一道应用题首先从题目整体上去感知,迅速准确地分辨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通过题目里的文字初步了解所包含的意思来进一步理解
  题意;再从题目的整体去感知,去掉与问题条件无关的内容,把自己的思维集中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因果关系上。
  2、分析比较,清除障碍
   任何事物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策略,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异同,才能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和易混因素进行分辨,这是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较有效的策略。例如:李明家养了15只山羊,16只绵羊,(1)养的鸡的只数比山羊和绵羊的总数少5只,他家养了多少只鸡?(2)养的鸡比山羊和绵羊的总数多10只,他家养了多少只鸡?(3)养的鸡的只数是山羊和绵羊总数的3倍,他家养了多少只鸡?像这样的应用题我们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至少读三遍题,比较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之间的异同和关键词,接着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一一解答几个问题,这是应用比较法解应用题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3、理清题意,拓展深化
  我们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要紧紧的抓住常见的数量关系,先把这道题分解成几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然后再逐步扩展,在扩展题目时候要着重讲解题目的扩展过程,来揭示题目中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然后沿着题目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展开。把三个简单一步计算让学生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最后让学生根据列出的综合算式说出思维过程,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4、散发思维,一题多解
  要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水平,首先教师要研究思维能力较高的学生在思考题意的过程中是怎样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是怎样找到解题办法的,然后结合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展示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扩展发散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应用题并非由于其综合性没有逻辑可循,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把握应用题的出题规律以及解题常用的策略等,并将之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答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7/3/27 14:24:56
  • 【点击频次】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