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探索

 

【作者】 代永锋

【机构】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完善实施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成为适应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的一门基本课程。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它同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信息技术,还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当前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特别是小学生更需要加强兴趣的培养。针对学生特别爱好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游戏功能,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时间稍微一长,就不愿学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指法游戏,看看谁的比赛成绩好,学生在青蛙过河、摘苹果、打气球游戏中,锻炼了指法。为了取得好成绩,教师因势利导,讲解正确的指法,这样才能更顺利、快捷地进行打出需要的字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掌握的知识,不断激发其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教学过程,创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去吸纳、接受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
  三、注重方法指导,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新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教师无法全面教给学生,需要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其次,要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如学习FLASH动画制作,可以抛弃各种教材中先讲窗口简介,再讲术语、菜单、工具箱、时间面板的方法,而是仅用几分钟,简单介绍了一下界面,就直入主题,讲简单动画的制作,并且提前告诉学生们,我们将通过实例的制作来熟悉菜单、工具箱的用法,通过制作来认识和深刻理解时间轴面板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看到了自已制作的活生生的动画,而且因为有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加深了学生在使用中体会各种功能用法的认识。
  四、重视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精神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先行操作课本中的软件,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
  五、加强与各学科教学的联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和发展,促进教学效率全面提高。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要准确。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可贪多求全,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一课一得,让学生收获颇丰,把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陈小娇;注重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师;2010年04期;
  2、房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季正义《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06年 10期 .
  • 【发布时间】2017/3/27 14:28:07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