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者】 陈丽霞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我们用更新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媒体和其他教具,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课堂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潜能开发、思想沟通、精神共享、个性发展的大舞台。
  关键词:教学观念  发挥潜能  教学方法   运用教材
  现在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用更新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媒体和其他教具,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课堂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潜能开发、思想沟通、精神共享、个性发展的大舞台。因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突出学生主体。 
  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中,教师就要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教师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而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尽可能地在课堂中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 
  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由于学生个性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就会出现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反应。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多采用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学业中的每一个进步;以真诚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还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侧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学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 
  二、关注学生学习,发挥学生潜能。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情感都要渗透到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尽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循环。了解和尊重英语学困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应考虑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不利位置,以及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从心底里真正关心他们,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
  教学中要正确估量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要把自己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增强自己对英语语言应用的意识,把自己在新理念观照下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创意及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运用于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运用多种教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视不同的课本素材、学习任务等,灵活运用讨论法、辩论法、表演法、探究性调查法和引申法等教法。老师可就学习中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发表意见,补充更新,整理汇总,互相考问,这种讨论法有其较大的操作性,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争辩,调动各方智慧和积极性,使思路处于激活状态。
  老师要有新理念和施行新理念的操作能力。课堂创设多种情景,充分利用英语教学本身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利用英语本身和上下文创设的情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将知识点化难为易,在情景中操练学生,提高语言实践的质量。
  老师要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整合课本内容,灵活运用教材。 
  新教材的主编龚亚夫先生曾说过:“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教师要把握的度就是在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较高要求之间,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针对一般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活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处理灵活运用教材已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应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直面多样化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设计课堂内容,改变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让静态的、过于枯燥的语言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工具,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加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注意创设情景的实用性,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新课标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就能显效,新课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目标就能达到。
  • 【发布时间】2017/3/27 14:30:10
  • 【点击频次】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