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探析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既能极大激发师生潜能,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层次和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论及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探讨了一种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就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的积极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信息来源、学习方式还是对现有教学条件的使用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情境设计
合作学习的情境,就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合作学习小组的设计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非常重要,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学生间的多方交流,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过程
1.以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相关成功体验提供了机会,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3.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而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的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与在那种不承担个人责任的小组中的同学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各小组成员在本班成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学生将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另外,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分工、实践等都由小组成员按自己意愿去完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5.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6.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并且制定相关的操作任务,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当看到未来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促使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网络环境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就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的积极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信息来源、学习方式还是对现有教学条件的使用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情境设计
合作学习的情境,就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合作学习小组的设计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非常重要,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学生间的多方交流,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过程
1.以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相关成功体验提供了机会,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3.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而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的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与在那种不承担个人责任的小组中的同学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各小组成员在本班成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学生将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另外,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分工、实践等都由小组成员按自己意愿去完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5.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6.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并且制定相关的操作任务,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当看到未来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促使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发布时间】2017/3/27 14:34:01
- 【点击频次】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