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审题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主要围绕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抓关键字词寻找已知条件,寻找隐含条件、排除干扰条件、将物理信息直观化、形成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表明自己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审题能力的见解。
关键词:强化审题意识、养成审题习惯、掌握审题方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物理信息直观化
背景:
审题就是应用掌握的概念、规律,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辨析出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或具体要求的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也决定着解题的成败。因此,我认为,针对初中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审题能力这一课题是很值得探讨的。
归因: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会在审题上经常出现问题呢?我认为最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客观因素。
虽说我国已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升学机制也正在一些地方试点推广,但就目前而言,一考定升学的现状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时间上来看,这种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主观因素。
1.知识储备中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理解问题。很多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去记忆知识点,感觉对知识点掌握的不错,做简单的题还可以,但是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综合的题目,感觉读不懂题,解题时无从下手。
2.学生的审题意识和习惯、审题的思路与方法的欠缺。虽说每位学生从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天,老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自己首先在思想上对审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也就一直没有形成良好审题习惯,更谈不上审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一、强化审题意识
意识决定着行动力,意识上如果无法统一,行动力上也会大打折扣。而学生的这种意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传授,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去贯彻这种意识。但光是教师重视了还不行,因为学生才是真正的解题者。怎样才能让学生也对审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让他们产生共鸣。首先第一节课我就会在全班统计以前物理考试因为审题不注意而粗心大意丢分的学生人数,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这种惨痛的经历。这样很快就引起了每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共鸣与重视,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意识上的统一问题,让每位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明白审题的重要性。
二、养成审题习惯
审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我建议学生在做物理作业前,首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做到心无杂念地去审题,并且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做出勾画。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虽然表面上只是收获了漂亮的分数,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终生受益的。
三、掌握审题方法
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要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在理解题意时,我常常让学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勾画下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教师分析题意时,要求学生注意对关键词(或字眼)的理解,如:条件中出现了“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说明了什么?、“升高”与 “升高到”含义一样吗?电路连接成“串联”或“并联”的目的是什么?此外还有“光滑”、“正常发光”、 “形状相同”、“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等等。因为这些字眼就是我们解题的抓手,如果解题时轻易放过或忽略这些字眼,那么你理解的题意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完全是错误的。
2、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未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极易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家庭电路隐含电源电压为220V、求解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时隐含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m/s、测量电阻或电功率时,在实物图中如果只有2节干电池,隐含电源电压最大为3V,因此,电压表的量程只能选0—3V等等。
3、将物理信息直观化
有的题目当中,给出的物理信息或是需要学生判断的物理信息较多,因为信息量很大很杂,有的同学处理起来往往就会不小心犯错。怎样有序有效地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呢?我们可以采取将它们在题目当中直观地展现出来,犯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例: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下转第38页)(上接19页)A的示数之比不变
此题属于欧姆定律应用当中动态电路问题,在知识和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标记将题目直接已知的或是通过我们间接判断出来的信息直观地展现在电路图中,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出错的几率。比如上图我们可以处理如下:
通过图中阴影部分和箭头的添加,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准确的找到我们要研究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题目做出选择和判断。
总结:
总之,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如果走好了,对接下来的解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审题意识的强化,审题习惯的养成,审题方法的掌握,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关系到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三者缺一不可。
可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进行这项工作,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 刘彦杰 -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 《科学中国人》-2015-
[2] 李平国 -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 《教育革新》-2012-
[3] 周建云 - 关于初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 《教育教学论坛》-2010-.
关键词:强化审题意识、养成审题习惯、掌握审题方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物理信息直观化
背景:
审题就是应用掌握的概念、规律,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辨析出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或具体要求的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也决定着解题的成败。因此,我认为,针对初中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审题能力这一课题是很值得探讨的。
归因: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会在审题上经常出现问题呢?我认为最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客观因素。
虽说我国已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升学机制也正在一些地方试点推广,但就目前而言,一考定升学的现状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时间上来看,这种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主观因素。
1.知识储备中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理解问题。很多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去记忆知识点,感觉对知识点掌握的不错,做简单的题还可以,但是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综合的题目,感觉读不懂题,解题时无从下手。
2.学生的审题意识和习惯、审题的思路与方法的欠缺。虽说每位学生从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天,老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自己首先在思想上对审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也就一直没有形成良好审题习惯,更谈不上审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一、强化审题意识
意识决定着行动力,意识上如果无法统一,行动力上也会大打折扣。而学生的这种意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传授,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去贯彻这种意识。但光是教师重视了还不行,因为学生才是真正的解题者。怎样才能让学生也对审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让他们产生共鸣。首先第一节课我就会在全班统计以前物理考试因为审题不注意而粗心大意丢分的学生人数,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这种惨痛的经历。这样很快就引起了每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共鸣与重视,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意识上的统一问题,让每位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明白审题的重要性。
二、养成审题习惯
审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我建议学生在做物理作业前,首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做到心无杂念地去审题,并且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做出勾画。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虽然表面上只是收获了漂亮的分数,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终生受益的。
三、掌握审题方法
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要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在理解题意时,我常常让学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勾画下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教师分析题意时,要求学生注意对关键词(或字眼)的理解,如:条件中出现了“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说明了什么?、“升高”与 “升高到”含义一样吗?电路连接成“串联”或“并联”的目的是什么?此外还有“光滑”、“正常发光”、 “形状相同”、“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等等。因为这些字眼就是我们解题的抓手,如果解题时轻易放过或忽略这些字眼,那么你理解的题意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完全是错误的。
2、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未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极易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家庭电路隐含电源电压为220V、求解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时隐含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m/s、测量电阻或电功率时,在实物图中如果只有2节干电池,隐含电源电压最大为3V,因此,电压表的量程只能选0—3V等等。
3、将物理信息直观化
有的题目当中,给出的物理信息或是需要学生判断的物理信息较多,因为信息量很大很杂,有的同学处理起来往往就会不小心犯错。怎样有序有效地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呢?我们可以采取将它们在题目当中直观地展现出来,犯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例: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下转第38页)(上接19页)A的示数之比不变
此题属于欧姆定律应用当中动态电路问题,在知识和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标记将题目直接已知的或是通过我们间接判断出来的信息直观地展现在电路图中,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出错的几率。比如上图我们可以处理如下:
通过图中阴影部分和箭头的添加,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准确的找到我们要研究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题目做出选择和判断。
总结:
总之,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如果走好了,对接下来的解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审题意识的强化,审题习惯的养成,审题方法的掌握,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关系到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三者缺一不可。
可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进行这项工作,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 刘彦杰 -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 《科学中国人》-2015-
[2] 李平国 -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 《教育革新》-2012-
[3] 周建云 - 关于初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 《教育教学论坛》-2010-.
- 【发布时间】2017/3/27 14:48:39
- 【点击频次】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