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利用作业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赵显东

【机构】 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化学教师共同的课题。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对于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仅结合十余年初中化学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利用作业这一环节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业 初中化学 有效性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起着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作用,也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又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有效的作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人从事化学教学已有十余年,在教学中试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化学作业,一般的学生只需十分钟就可完成,而“成绩差”的学生要拖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作业,既能够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采取把化学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作业,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能力强的学生可选作中考链接和拓展延伸的题型,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题。如果作业难度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往往结果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化学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对学习能力较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基础题的作业量。
  二、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学生习以为常的重复性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我们要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赋予作业丰富、积极的变化,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寓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于多样的作业之中。对客观计算题,化学用语、方程式等知识仍要采用书面作业,并且要严格书写、格式的规范;识记内容的复述如金属活动性顺序,一些重要概念(如化合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氧化物等)、定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现象(如磷燃烧的现象等),则可以采用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指导学生课后进行家庭小实验,如“鸡蛋在食醋中的沉浮”、“花瓣汁代替酸碱指示剂”、“食醋浸泡除水垢”等,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又可通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作业内容要贴近生活
  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做到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首先,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紧扣教材,挖掘文本。在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文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下,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精心设计常规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其次,积极拓展延伸,消除学科界限,打破课程壁垒,与学生生活结合,与社会活动接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观察、实践等,使作业由单一的知识巩固、技能训练向实践应用转变,增加作业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提高完成作业的效度。通过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悟化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
  四、批改注重评价,重在激励作业的批改和讲评要有时效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在认真仔细的批改之后,应一一把情况记录下来,一方面作为讲评的依据,另一方面便于在一个阶段后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例如用等级评价模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还可以采用分组评价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结对学习,作业完成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学会互助学习,又互相竞争。.这种评价模式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学会互助学习、讨论学习。尤其对于临界生和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采取模糊量化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其闪光点,肯定长处,提出不足,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建议并奋起直追.“今天的字迹比昨天清楚了一些,老师为你高兴.”“这个想法新颖有创意,你真厉害”“今天的资料收集得真好,如果你能与别人共享,你会更快乐.”一句句中肯的评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如此,就使广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通过作业及时反馈,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
  总之,教师要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勤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使熟悉的化学作业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探讨的课题,如何利用作业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共同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玉芝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0(19)
  [2]蔡雪梅,乔金锁.新课程下化学作业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2). 
  [3] 张丽芬.九年级化学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分析[J].现代教学,2008(Z1). 
  • 【发布时间】2017/3/27 14:53:37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