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园林技能人才

 

【作者】 鲁 舟

【机构】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增强实践教学核心地位,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等具体改进措施, 为园林专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    技术技能    存在问题    提升措施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遍地开花,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正在祖国的版图上逐步变为现实,而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园林绿化,搞好园林绿化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美丽中国,一方面为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院校园林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系统的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园林行业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文凭,更看重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靠专业技能立足社会、就业谋生。这就要求我们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园林绿化行业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狠抓实践教学,注重技能训练,为社会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园林技术技能人才。
        一、园林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
        在园林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部分领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偏小。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的多,实践训练搞的少。
        2、实践教学有计划,实训项目难保全
        每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都有实践教学项目的安排,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学校活动冲突、或经费紧张、或安全因素、或教师偷懒等原因,随意变更,实习项目难保全。
  3、实习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部分实验仪器陈旧、设备老化,有些实训室条件简陋,实训场地缺乏,影响了正常的实践教学开展,实践环节中存在只演示、做样子、走过场现象,技能训练不够,导致实训效果较差。
  4、指导教师不能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许多教师有理论水平,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强,而“职教能力”弱。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轻技能操作;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现场训练;造成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脱节。
  5、实训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目前,许多院校园林专业实训基地不足,甚至连二三亩的实验地都没有,只是在黑板上栽花,教室里种树,实训室里施工;有的实训基地规模小,很多实训项目无法在校内基地完成;有的虽有校外实践基地,但大多都属于私人企业,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接待热情。
   6、学生上进心不强,主动实践意识淡薄
  当前职业院校生源成份复杂,有相当部分学生是通过推荐免试、中高职连读、院校单招进校的,基础素质较差,学习的上进心不强、主动性不够,学理论不肯动脑,学技术不肯动手,只是被动、机械的学习,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 提升职业技能的具体措施
     1、把实践教学当作核心工作来抓
  园林专业主要是面向城乡园林绿化行业培养能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绿化工程施工,植物养护管理,花卉、苗木生产和经营,花艺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园林技能人才。
  园林专业要想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促进就业为目,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实践教学切实放在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来抓。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正确处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重点放在从事园林行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上,专业理论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要加大课时比重,突出技能训练,课时安排比例达50%以上。
  实践教学的形式具体包括实验、实训、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科研创新实践、毕业实习等。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课程设置方案制定实训项目,分不同学期合理安排,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保质保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还要优化教学过程和训练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督促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实训操作落实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3、加强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设备、仪器,完善实训条件,使实验室的功能、结构更趋合理,为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夯实实践教学基础
  拥有稳定、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是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在校内充分利用校园绿化环境,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花卉、苗木繁育基地,蔬菜、果树栽培基地,创建组培室、温室、园林模型制作室、园林工程操作室等实训基地,为师生随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积极与有关科研单位、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实训场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还可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需要,将学生安排到相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适应未来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因此要求指导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成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是鼓励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增强实践教学水平;二是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考证的严格训练来提高职业技能;三是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企业、下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通过生产实践,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四是邀请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园林行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通过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6、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实践意识
  首先,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园林专业,了解园林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了解行业发展前景,社会就业形势,理性思考“我想干什么?”,“我会干什么?”,“立足社会靠什么?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初步确立自己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靠专业技术立足社会,凭职业技能成就人生。
  7、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工作者,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正常开展的各项实验、实训、实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训,以训促学,增强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热情。
  (2)成立专业社团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团开展的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技能。
  (3)在寒、暑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有关单位、社团组织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们承担的科研项目,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
  (5) 动员学生主动出击,联系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素养。
  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就业创业的本领有所增强,使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社会就业形势,靠专业技能成就精彩人生。
  建设美丽中国,园林行业前景广阔,园林教学任重道远。我认为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在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湛专业技能、较强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园林技能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为绿化事业输送新鲜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増色添彩。
  作者简介:鲁舟,男,甘肃临夏人,生于1964年,高级讲师,现从事园林专业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严俊鑫、关桦楠、刘晓东: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闫永庆,王昆,樊金萍,于桉.园林专业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
  • 【发布时间】2017/3/27 14:55:25
  • 【点击频次】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