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作者】 林路广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苟角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就是需要我们把新课改推进中获得的理论成果和实验经验反哺到课堂教学中去。但要达到有效教学,需要我们提升自身业务素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加强情感教育,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改理念  课堂教学
  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地理素养培养的教学,如何把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反哺地理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地理素养提升的重要目的,就成为我们众多地理教师的重要追求。当然,要有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新课改,就必然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从传统“一言堂”中走出来,创新教学策略,才能使地理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中。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教师作为实现有效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业务素质就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业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上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现在,许多教师面临“三难”,即观念转变难、方式改进难,三是知识更新难,掣肘着教师创建行为。要破解这“三难”,也唯有学习、培训、充电,做到陶行知先生教导的那样:“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如此长期进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专业成长,为高效课堂创建奠定能力基础。
  二、营造融洽民主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有效的地理教学,应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作为地理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教学,一张嘴巴讲到底,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应用新课改实践中的良好策略、方法开展教学,特别是导入时不能开课便讲,要注重营造融洽的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对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 如七年级上册地理讲到陆地地形的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家园---地球无比美丽,大自然用其鬼斧神工之势造就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有连绵不绝、雄伟高峻的天山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而又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这一切都有待我们积极地去不断探索和发现!”。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一幅幅逼真的画面,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三、师生互动中强化情感教育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从心理学看,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并使其在“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因素协调发展,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乐在其中,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益,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组织好、引导好学生。要知道学生是学习上的主体。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地理教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也与新教材中的众多活动、阅读思考等内容相吻合。 
  四、教学策略应灵活多样
  传统教学,之所以教学效果差,教学方法简单单一是其主要原因。因为这种方法不能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致使双边活动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只有教的有效性是不能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教与学的共同有效才能成就高效。因此,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就必须使教学策略多样化,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从而自觉成为学习主体。在众多策略,我们不能不讲情境策略,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兼顾其他学科,发挥诗词,歌曲、趣闻的兴趣、怡情作用。要增加一堂课的趣味色彩,就应兼顾其它学科,将语文中优美的诗词引入,将音乐课中动听的歌曲引入,将历史等学科中的奇闻异事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出由衷的微笑。如讲到新疆的自然景观时结合:“我们新疆好地方哎,天山南北好牧场……”的动听音乐结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浪漫的氛围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地理奥秘的欲望。地理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独特性,又有共同性。我们所用的地理教材灵活性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系统的知识集合,而是灵活的需要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工具。与传统教材有明显区别。对于比较陌生的教材编排,更应认真钻研,吃透。把握好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利用好教材。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她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
  五、联系生活开展地理教学
  地理是源于生活的学科,生活化理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求我们联系生活开展地理教学。例如,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就以利用温州地处东海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为例,进行生活化教学,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达成新课改的有效教学追求,我们就必须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并创新应用新课改成果,做到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为前提,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育有效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课堂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翠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
  [2]林丽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广西教育,2012年。
  [3]杨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3/27 15:09:28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