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生活与情感

 

【作者】 阳祖凤

【机构】 四川遂宁市安居区安居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它涉及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教师应该去动动脑子,从作文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作文能力出发,寻找问题的突破口,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去点燃学生作文的写作欲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生动?我认为是他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从准确用词来描写入手,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二、多阅读,多积累,在文中感悟
  现在,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对事物的观察。因此,出现学生写作时找不到写作的内容,作文时胡乱地瞎编乱造,找不到写作的真实感觉,内容空洞。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很随意的表达方式,是不受条理的文采的约束,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主要的是说话能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随时随地都得到了锻炼,所以也容易掌握表达的效果较好,甚至是口若悬河。但是,作文的写作,它的能力与我们的平时训练有关,与我们对它的理解有关,与我们的灵感有关,与我们的站的角度有关,以及所应用的一些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要求学生在动手写之前,对自己所要写的作文要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思考安排,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有一个较好的构思,有一个很好的立意,通盘考虑,胸有成竹,先讲什么,在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前后如何才能有机的衔接,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四、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的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善于挖掘,正确引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作文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效果。
  • 【发布时间】2017/3/27 15:12:05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