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对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中职数学作为专业理论课程基础,是中职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影响中职数学教学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中职数学教师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对策与策略
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以来,了解到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缺乏,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这就形成了数学学习障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成为当前中职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
在从事中职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表达能力差和运算能力差,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由于自身学习经历的原因,数学思想比较淡薄,再加上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往往会忽视各部分的联系,将个性和共性相分离,相似性和递变性相割裂,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理不清头绪,只是迫于无奈的被动学习。
2、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上课不专心听讲,或是上课根本不听,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不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只重视做题而不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就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职校,就是由于本身文化课基础弱,在初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失败经验,使这些学生在后来的数学学习中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面对抽象的符号,更深更多的知识,感到非常困难,但是自己又缺乏探索精神,不想付出努力,最终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
4、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差,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做作业,并且教师也感觉教学压力不大,放松了对数学课堂管理,课堂比较随意,想怎么讲课就怎么讲,教学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在学生知识掌握,概念的理解方面落实不够,对自身的业务进修,水平提高抓的不紧,也成为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因为这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精神状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
中职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数学能力的培养。当前的中职教育对数学课的教学提出了多元化、小型化、分散化的要求,同时要求精简学时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抽象化往往成为他们理解的障碍,过度严密其实并非他们知识结构所必需,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做出与时俱进的抉择,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数学课程体系。一是内容的设定要以保证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一些最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精讲细讲,使学生彻底弄懂,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内容的设定可由各专业课教师和数学教师共同研讨确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应用模块,体现专业性,所有内容都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这种教学模式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三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介绍数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对数学的所有理论部分都不以为然,任意删减,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探索问题的求解思路,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完整的数学概念。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突破口。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数学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其结果是将会大大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不断探索改革数学考试模式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时、闭卷、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书本上例题和习题的翻版,这种考核办法只能使教师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中感到无奈,使学生在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和厌烦与日俱增。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情况,应以开放性的主观试题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数学教学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过程,简化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图、文、声、像并茂,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数学学习增添动感和美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并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的方法,也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6、加强课堂信息的反馈与调控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用观察、提问、练习、课堂作业及批改、讨论与答疑等方式捕捉反馈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获得足够的信息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采取辅导、小组学习、以优带差、调整进度等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上或心理上的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学生的有效参与、积极参与,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教学质量。
7、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学生课堂之外,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每次课下批改作业,要注意清查是否交齐,记录每次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每周至少一次当面批改,对于学生一周作业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任课教师,课下与学生要多交流,通过开展参观工厂、机房、校外实训等课外活动,介绍数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多介绍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或者数学史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中职数学的教学任重道远,每个教师都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采取相应的方法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进行教学,才能充分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对策与策略
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以来,了解到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缺乏,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这就形成了数学学习障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成为当前中职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
在从事中职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表达能力差和运算能力差,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由于自身学习经历的原因,数学思想比较淡薄,再加上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往往会忽视各部分的联系,将个性和共性相分离,相似性和递变性相割裂,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理不清头绪,只是迫于无奈的被动学习。
2、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上课不专心听讲,或是上课根本不听,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不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只重视做题而不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就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职校,就是由于本身文化课基础弱,在初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失败经验,使这些学生在后来的数学学习中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面对抽象的符号,更深更多的知识,感到非常困难,但是自己又缺乏探索精神,不想付出努力,最终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
4、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差,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做作业,并且教师也感觉教学压力不大,放松了对数学课堂管理,课堂比较随意,想怎么讲课就怎么讲,教学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在学生知识掌握,概念的理解方面落实不够,对自身的业务进修,水平提高抓的不紧,也成为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因为这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精神状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
中职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数学能力的培养。当前的中职教育对数学课的教学提出了多元化、小型化、分散化的要求,同时要求精简学时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抽象化往往成为他们理解的障碍,过度严密其实并非他们知识结构所必需,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做出与时俱进的抉择,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数学课程体系。一是内容的设定要以保证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一些最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精讲细讲,使学生彻底弄懂,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内容的设定可由各专业课教师和数学教师共同研讨确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应用模块,体现专业性,所有内容都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这种教学模式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三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介绍数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对数学的所有理论部分都不以为然,任意删减,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探索问题的求解思路,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完整的数学概念。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突破口。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数学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其结果是将会大大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不断探索改革数学考试模式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时、闭卷、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书本上例题和习题的翻版,这种考核办法只能使教师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中感到无奈,使学生在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和厌烦与日俱增。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情况,应以开放性的主观试题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数学教学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过程,简化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图、文、声、像并茂,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数学学习增添动感和美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并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的方法,也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6、加强课堂信息的反馈与调控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用观察、提问、练习、课堂作业及批改、讨论与答疑等方式捕捉反馈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获得足够的信息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采取辅导、小组学习、以优带差、调整进度等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上或心理上的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学生的有效参与、积极参与,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教学质量。
7、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学生课堂之外,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每次课下批改作业,要注意清查是否交齐,记录每次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每周至少一次当面批改,对于学生一周作业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任课教师,课下与学生要多交流,通过开展参观工厂、机房、校外实训等课外活动,介绍数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多介绍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或者数学史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中职数学的教学任重道远,每个教师都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采取相应的方法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进行教学,才能充分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7/4/17 13:05:31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