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沂南县有机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开放性、知识性、原创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在相对封闭的县域内植入有机农业的理念,让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接受最具现代理念和现代科技的有机农业,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区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山东省沂南县实现外向型食品工业的快速崛起?这就需要突破旧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有机农业 突破束缚 机制创新
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开放性、知识性、原创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在相对封闭的县域内植入有机农业的理念,让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接受最具现代理念和现代科技的有机农业,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区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山东省沂南县实现外向型食品工业的快速崛起?这就需要突破旧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突破经验束缚,创新工作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特别是在农业经济领域,往往搞“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靠经验管理,凭经验办事。要推动有机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开始就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把土壤资源、水面资源、山林资源以及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纳入调查内容,系统研究,为科学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要结合“十一五”规划,把有机农产品基地布局、食品工业发展目标、扶持有机农业产业政策的制订、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以及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等内容统筹考虑,以规划为龙头,围绕几个重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几个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资源整合,重点投入。尽快在山东省沂南县形成几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达到农田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种田科学化、操作规程化、产品有机化,不仅要使这几个基地成为山东省沂南县县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而且要积极争取使之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国家的有机农业的样板工程、上级政府的示范挂点基地,以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对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更多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退耕还林、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项目和资金积极帮助食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尽快形成山东省沂南县有机产业的领军企业,加快山东省沂南县有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突破制度束缚,创新法制环境。过去我们抓工作向来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张书记来了种李,李书记来了种桃,各唱各的调。在推进有机农业开发中,要积极倡导依法行政的理念,为有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定,使之形成法律效应,并把它作为人大监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划》一旦确定,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要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法制机制。二是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有机农业生产乡规民约》,对有机农业生产区内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营造发展氛围,提供法制保障。三是要将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资源保护、加工企业的治安环境等作为县公安、森林公安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重要内容,为有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突破体制束缚,创新管理方式。要实现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实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建立一个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有机农业领导小组,形成一个权威性的决策、协调机构,以解决有机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发展规划、资源整合等重大问题。二是要按照工业园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组建有机农业行政审批和服务中心,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有机农业的动植物防疫、农技推广、安全检测、质量监督、出口报关等一条龙服务。三是要在有机农业重点乡镇实行特派员制度,由相关职能部门派出动植物防疫、农技推广、安全检测、质量监督等特派员,为有机农业基地提供全程服务。
四、突破经营束缚,创新组织机制。对于山林特别是国营、集体的山林资源,鼓励、引导向龙头企业流转,以推动有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耕地中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按照核心区向龙头企业流转、辐射区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进行组织机制创新,以迅速提高有机农业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三是要抓住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契机,鼓励能人利用山林资源流转创办生态山庄,进行生态创业。当前,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作出了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战略决策,这是立足市场需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作出的正确决策,但要使花生种出效益,一定要把山当作田来管,把树当作菜来种,才能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在鼓励社会各界创办生态山庄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实行立体生态开发,要出台有关政策,对于创办生态山庄的个人或企业,兴修小型水利设施和建造沼气池的,在本级财政和利用有关支农项目资金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他们按照“畜(禽)-沼-果”的模式进行生态立体开发。同时要把花生产业作为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品种来抓,从而实现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山上山下共同开发,形成粮食、蔬菜、畜禽等有机农产品同步发展的格局。
五、突破技术约束,创新增长方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突破技术约束,是加快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一是要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有机农业研发中心,承担有机农业技术攻关、新品种引进示范、学术研讨、技术培训任务,不仅要使其成为山东省沂南县的有机农业研发中心,而且要努力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农业研发、学术交流中心,使山东省沂南县的有机农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二是要尽快建设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科技园。依托科技园这个平台,把山东省沂南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三是要十分注重对有机农业种养大户和技术能手的培育工作,采取请进来和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培育一支留得住、能发展、带动一方群众组织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能手、经营能人,只有这样,有机农业才能真正植根于山东省沂南县的土壤之中。
六、实现生产科技化,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新产品的“孵化器”,产品科技含量越高,市场空间就越大。可以说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围绕实施科技兴农,把示范园区建设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开发新产品的有效载体,坚持立足县情、突出效益、创新发展的思路,充分体现前瞻性、实用性、高效性,集中技术、资金、人员,抓好千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和烟、果、畜、菜等特色产业示范园,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努力构建整县产业园,培育开发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争创品牌、占领市场、创税增收、提高效益;充分发挥工业污染小、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实施种子、苗木和畜禽繁育改良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绿色认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改革耕作制度、经营方式入手,积极推广多元化立体种植技术,探索瓜果间作、麦葱套种、麦后移栽荏、林草间套等种植模式,持续推进山、水、田、林、路等农业生态建设,努力克服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旱、薄、粗、低”等因素,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七、实现机制创新化,推动调整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政府引导服务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参加经贸展销会等方式,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在外知名度,扩大销售,增加效益。建立农业开发基金,加大特色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建办、农产品市场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示范带动调整,服务推动调整,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
关键词:有机农业 突破束缚 机制创新
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开放性、知识性、原创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在相对封闭的县域内植入有机农业的理念,让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接受最具现代理念和现代科技的有机农业,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区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山东省沂南县实现外向型食品工业的快速崛起?这就需要突破旧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突破经验束缚,创新工作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特别是在农业经济领域,往往搞“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靠经验管理,凭经验办事。要推动有机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开始就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把土壤资源、水面资源、山林资源以及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纳入调查内容,系统研究,为科学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要结合“十一五”规划,把有机农产品基地布局、食品工业发展目标、扶持有机农业产业政策的制订、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以及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等内容统筹考虑,以规划为龙头,围绕几个重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几个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资源整合,重点投入。尽快在山东省沂南县形成几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达到农田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种田科学化、操作规程化、产品有机化,不仅要使这几个基地成为山东省沂南县县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而且要积极争取使之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国家的有机农业的样板工程、上级政府的示范挂点基地,以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对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更多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退耕还林、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项目和资金积极帮助食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尽快形成山东省沂南县有机产业的领军企业,加快山东省沂南县有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突破制度束缚,创新法制环境。过去我们抓工作向来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张书记来了种李,李书记来了种桃,各唱各的调。在推进有机农业开发中,要积极倡导依法行政的理念,为有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定,使之形成法律效应,并把它作为人大监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划》一旦确定,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要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法制机制。二是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有机农业生产乡规民约》,对有机农业生产区内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营造发展氛围,提供法制保障。三是要将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资源保护、加工企业的治安环境等作为县公安、森林公安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重要内容,为有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突破体制束缚,创新管理方式。要实现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实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建立一个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有机农业领导小组,形成一个权威性的决策、协调机构,以解决有机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发展规划、资源整合等重大问题。二是要按照工业园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组建有机农业行政审批和服务中心,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有机农业的动植物防疫、农技推广、安全检测、质量监督、出口报关等一条龙服务。三是要在有机农业重点乡镇实行特派员制度,由相关职能部门派出动植物防疫、农技推广、安全检测、质量监督等特派员,为有机农业基地提供全程服务。
四、突破经营束缚,创新组织机制。对于山林特别是国营、集体的山林资源,鼓励、引导向龙头企业流转,以推动有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耕地中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按照核心区向龙头企业流转、辐射区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进行组织机制创新,以迅速提高有机农业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三是要抓住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契机,鼓励能人利用山林资源流转创办生态山庄,进行生态创业。当前,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作出了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战略决策,这是立足市场需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作出的正确决策,但要使花生种出效益,一定要把山当作田来管,把树当作菜来种,才能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在鼓励社会各界创办生态山庄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实行立体生态开发,要出台有关政策,对于创办生态山庄的个人或企业,兴修小型水利设施和建造沼气池的,在本级财政和利用有关支农项目资金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他们按照“畜(禽)-沼-果”的模式进行生态立体开发。同时要把花生产业作为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品种来抓,从而实现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山上山下共同开发,形成粮食、蔬菜、畜禽等有机农产品同步发展的格局。
五、突破技术约束,创新增长方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突破技术约束,是加快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一是要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有机农业研发中心,承担有机农业技术攻关、新品种引进示范、学术研讨、技术培训任务,不仅要使其成为山东省沂南县的有机农业研发中心,而且要努力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农业研发、学术交流中心,使山东省沂南县的有机农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二是要尽快建设山东省沂南县有机农业科技园。依托科技园这个平台,把山东省沂南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三是要十分注重对有机农业种养大户和技术能手的培育工作,采取请进来和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培育一支留得住、能发展、带动一方群众组织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能手、经营能人,只有这样,有机农业才能真正植根于山东省沂南县的土壤之中。
六、实现生产科技化,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新产品的“孵化器”,产品科技含量越高,市场空间就越大。可以说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围绕实施科技兴农,把示范园区建设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开发新产品的有效载体,坚持立足县情、突出效益、创新发展的思路,充分体现前瞻性、实用性、高效性,集中技术、资金、人员,抓好千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和烟、果、畜、菜等特色产业示范园,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努力构建整县产业园,培育开发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争创品牌、占领市场、创税增收、提高效益;充分发挥工业污染小、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实施种子、苗木和畜禽繁育改良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绿色认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改革耕作制度、经营方式入手,积极推广多元化立体种植技术,探索瓜果间作、麦葱套种、麦后移栽荏、林草间套等种植模式,持续推进山、水、田、林、路等农业生态建设,努力克服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旱、薄、粗、低”等因素,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七、实现机制创新化,推动调整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政府引导服务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参加经贸展销会等方式,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在外知名度,扩大销售,增加效益。建立农业开发基金,加大特色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建办、农产品市场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示范带动调整,服务推动调整,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
- 【发布时间】2017/4/17 13:15:58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