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让作文走向真实的生活
【关键词】 ;
【正文】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当前的小学生讨厌写作,害怕写作,有的一听到习作这个词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语言枯燥乏味,干涩无趣。每次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究其原因是学生所写的并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因此孩子们不愿写。那么,怎样让学生乐于表达呢?简单的说,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快乐表达。让孩子在习作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享受习作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所以想到了活动情景体验法:为儿童创设能充分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情景,帮他们“放大”生活的特写镜头,置身于活动情景中,让他们边做边说,边写边评,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学到必要的写作技巧。
在指导学生写“丰富的课余生活”时,我选择教学生用废旧光碟做七星瓢虫。教给孩子制作的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制作过程,完成后的感受。孩子边做边说,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做七星瓢虫,我们可高兴了。首先,我拿出事先准备好制作的材料:卡纸、剪刀、双面胶、圆规和废旧光碟。
开始做了,我拿出废旧光碟,取出一张红色的卡纸,认认真真的沿着光碟边缘画出一个圆,我小心翼翼的拿出剪刀剪出一个圆,仔细的贴在光碟上。再取出一张黑色卡纸,用圆规画出一个1.5厘米的小圆,贴在中间,画两对一厘米大小的圆分别贴其两边,注意哦,两个小圆要对称,这样才美观。就这样,小瓢虫胖乎乎的身体就做好了。接着,在黑色的卡纸上画一个半圆作为瓢虫的小脑袋,在黄色的卡纸上剪出两个小圆作为瓢虫的小眼睛,然后在剪出两条相同长短的胡须,最后一一贴上,这样,我的创世佳作——七星瓢虫就诞生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瓢虫,心里美美的,我要把它珍藏着,等到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她作为生日礼物,我想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随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做一件家务,用上“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创作一段——
“第一次炒菜,我选了一个简单的——炒白菜。首先,我把洗菜盆装满清水,一片一片的把白菜摘下,仔仔细细的把上面的污泥洗干净,洗完再清两遍,这样才干净。接着,洗完菜之后,把它们撕成小片备用。然后,打开火,等锅热了放少许油,当油开始冒烟时,就可以把菜放进去了,最后等到叶子变色时,就可以加盐了,这样一盘香喷喷的炒白菜就出锅了。”
任教二年级时,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景,从香樟树到菊花,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看、听、嗅、摸;带领孩子徜徉在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芳香、果实的丰硕,又与孩子一起记录生活感受。在观察秋天时写到——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大地给秋天披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
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举起了一把把燃烧的火把,正在照亮秋天。
再看看果园里,简直就是硕果累累。你看,苹果在树上露出了红红的小脸蛋。树上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小葫芦。
又看看花园,真是五颜六色啊!先说菊花吧,美丽极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桂花,那真可谓是“鬼子花开,十里飘香啊!”
还有层林尽染的树林,漂亮极了。你瞧,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它把红色给了枫叶,那缤纷的落叶像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多么美丽,多么可爱的秋天啊!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节,一个果实累累的时节。”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大地给秋天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
走进田野,看,金色的稻谷给田野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远处的高粱举着火红的旗帜,正在向农民伯伯招手。近处,黄黄的玉米乐开了怀。
走到果园,瞧,苹果露出红红的小脸蛋。柿子在树上?你挤我碰,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金灿灿的梨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秋天还藏着许多欢声笑语。农民伯伯拿着沉甸甸的稻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朋友尝到如此美味的水果,不经裂开嘴笑了。
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秋天到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高粱涨红了脸,像一把把火把,照啊照啊,照出了秋天的美丽。它把白色给了棉花,雪白的棉花像下雪一样,飘啊飘啊,飘出了秋天的凉爽。金黄的玉米棒子乐开了怀。田里的稻子压弯了腰,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
果园里的苹果树上长满了柿子,它们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苹果树妈妈露出了许多红红的小脸蛋,好像在说:“快来看看我可爱的孩子们。”
秋天,你是那么迷人,真让我们大家喜欢呀!你真是一副秋天的图画。”
总之,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作文,要呵护儿童敏感和好奇的天性,引导他们用心发现生活之精彩,体验活动之有趣,让他们尽情地倾诉,自由地喷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独有的心声。
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所以想到了活动情景体验法:为儿童创设能充分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情景,帮他们“放大”生活的特写镜头,置身于活动情景中,让他们边做边说,边写边评,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学到必要的写作技巧。
在指导学生写“丰富的课余生活”时,我选择教学生用废旧光碟做七星瓢虫。教给孩子制作的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制作过程,完成后的感受。孩子边做边说,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做七星瓢虫,我们可高兴了。首先,我拿出事先准备好制作的材料:卡纸、剪刀、双面胶、圆规和废旧光碟。
开始做了,我拿出废旧光碟,取出一张红色的卡纸,认认真真的沿着光碟边缘画出一个圆,我小心翼翼的拿出剪刀剪出一个圆,仔细的贴在光碟上。再取出一张黑色卡纸,用圆规画出一个1.5厘米的小圆,贴在中间,画两对一厘米大小的圆分别贴其两边,注意哦,两个小圆要对称,这样才美观。就这样,小瓢虫胖乎乎的身体就做好了。接着,在黑色的卡纸上画一个半圆作为瓢虫的小脑袋,在黄色的卡纸上剪出两个小圆作为瓢虫的小眼睛,然后在剪出两条相同长短的胡须,最后一一贴上,这样,我的创世佳作——七星瓢虫就诞生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瓢虫,心里美美的,我要把它珍藏着,等到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她作为生日礼物,我想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随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做一件家务,用上“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创作一段——
“第一次炒菜,我选了一个简单的——炒白菜。首先,我把洗菜盆装满清水,一片一片的把白菜摘下,仔仔细细的把上面的污泥洗干净,洗完再清两遍,这样才干净。接着,洗完菜之后,把它们撕成小片备用。然后,打开火,等锅热了放少许油,当油开始冒烟时,就可以把菜放进去了,最后等到叶子变色时,就可以加盐了,这样一盘香喷喷的炒白菜就出锅了。”
任教二年级时,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景,从香樟树到菊花,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看、听、嗅、摸;带领孩子徜徉在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芳香、果实的丰硕,又与孩子一起记录生活感受。在观察秋天时写到——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大地给秋天披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
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举起了一把把燃烧的火把,正在照亮秋天。
再看看果园里,简直就是硕果累累。你看,苹果在树上露出了红红的小脸蛋。树上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小葫芦。
又看看花园,真是五颜六色啊!先说菊花吧,美丽极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桂花,那真可谓是“鬼子花开,十里飘香啊!”
还有层林尽染的树林,漂亮极了。你瞧,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它把红色给了枫叶,那缤纷的落叶像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多么美丽,多么可爱的秋天啊!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节,一个果实累累的时节。”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大地给秋天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
走进田野,看,金色的稻谷给田野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远处的高粱举着火红的旗帜,正在向农民伯伯招手。近处,黄黄的玉米乐开了怀。
走到果园,瞧,苹果露出红红的小脸蛋。柿子在树上?你挤我碰,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金灿灿的梨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秋天还藏着许多欢声笑语。农民伯伯拿着沉甸甸的稻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朋友尝到如此美味的水果,不经裂开嘴笑了。
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秋天到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高粱涨红了脸,像一把把火把,照啊照啊,照出了秋天的美丽。它把白色给了棉花,雪白的棉花像下雪一样,飘啊飘啊,飘出了秋天的凉爽。金黄的玉米棒子乐开了怀。田里的稻子压弯了腰,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
果园里的苹果树上长满了柿子,它们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苹果树妈妈露出了许多红红的小脸蛋,好像在说:“快来看看我可爱的孩子们。”
秋天,你是那么迷人,真让我们大家喜欢呀!你真是一副秋天的图画。”
总之,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作文,要呵护儿童敏感和好奇的天性,引导他们用心发现生活之精彩,体验活动之有趣,让他们尽情地倾诉,自由地喷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独有的心声。
- 【发布时间】2017/4/17 13:17:04
- 【点击频次】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