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寻

 

【作者】 瞿冬梅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石鼓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要达成有效性,就需要加强引导,注重学生朗读,体验,通过合作学习、互动对话等策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阅读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感、朗读能力、情感熏陶的等多项责任。它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现代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有创意、变换角色、充分想象、共商目标、 小组合作等形式的学习,形成自我愉悦的精神世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的理想。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如何让阅读教学出成效。
  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角度体验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为钥匙的朗读,既需要我们引导,也需要学生反复进行,只有在正确、流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效果。在引导中,我们以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片断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师:(板书:饱经风霜)。叫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 “饱经风霉”的人?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颧骨很高,眼眶深深地陷进去,满脸皱纹。
  生:的脸又黑又瘦,头发乱蓬蓬的……
  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透过这张脸,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车夫生活的艰辛……
  师:就是因为家里穷,他在这大冷天,赤着脚拉黄包车,脚板被玻璃片划破了。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办? (学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黄色车车夫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相关内容)
  这位教师就是很有创意地用“饱经风霜”勾勒出出了好的语境,重视了文本中的内容。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体验感悟的内容,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借用学主主体验的情境,将学生卷入“在场”,即把文本语言还原成为具体的、生动的现实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验,达到理解鲁迅的内心和所作所为的目的。以引导为策略,激发学生朗读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这一点,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显然尤为重要。
  其次,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充分想象作用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必须对其充分了解,并与作者角色互换,处在作者实际角度去理解、思考作者的所作所为。只有这种换位思考,发挥想象的独特作用,我们才能更深入了理解作品、获得更好的体验。如《桂林山水》为例,桂林山水的景色是美的,课文的语更美,但是桂林山水的风景离我们多数学生又是遥远的。如是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这样的环节---“请你跟我游桂林”,那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很难有那种真情实感,虽然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桂林山水各自特征,但感受不深。但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辅助,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然后以“导游”身份向别的学生介绍,学生就会找到“桂林山水就在身边”的切实感受。
  再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互帮促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推进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平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发展语言交际表达能力。记得在《失去的一天》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在科学分组之后,抛出了“佩佳是怎样失去一天的,其后果是什么”的合作学习主题。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所获,分解所惑,共同解决。结果效果明显,快速达成了教学目标。自那以后,我便坚定了合作教学的信心。实践中,我们要使合作学习效果更明显,我们必须步步到位,不搞花架子,不是装点课堂,要实实在在,不流于形式。所谓的实效性,不仅是有效地读,还必须让学生看到结果,看到学生真正的掌握,感受到成功与快乐。那么就要应用到“小话题、“小练笔”等当中去。于是,我们就需将“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等在语文课堂上融为一体,从而将阅读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了。阅读好了,口语交际、习作也 相应提升了,这就是实效性。
  最后,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注重课堂生成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也是学生生生交际,更是智慧的灵魂碰撞。在这种背景下,课堂便成为动态资源生成的肥沃土壤。
  (一)释放学生情感,促进课堂平等。在课堂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在相互交流时,进行交流过程中也是触动彼此的心灵,情感得以释放,实现课堂中的真正的人格平等。这既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也是我们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
  (二)关注师生互助,促进课堂互帮。达成目标可以给师生、生生一个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在这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负责。
  (三)提升兴趣,促进课堂自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我们知道,自学具有质疑、探索的创造精神。而要达到学习目标,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兴趣和动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个体投人相互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回归到学习本身,才可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成为阅读的主人。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他们真正爱上语文。这才是我们阅读教学要走的路,也才是走向有效的理想之路。
  参考文献:
  [1]邹淑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5年。
  [2]张庆果,浅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4/19 15:17:32
  • 【点击频次】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