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中学生洁雅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究

 

【作者】 龙桂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教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洁雅习惯的重要载体,是落实"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思想的有效举措。教学中,我们要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思想引领和行为训练,强化学生形成洁雅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洁雅习惯;培养;实践策略
  "洁",即清洁、整洁,培养学生良好护洁爱洁行为习惯;"雅",即言谈文雅、举止优雅、情趣高雅,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洁雅习惯是落实"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思想的其中一种,是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举措。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教育平台,理所当然地要为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卖力。而我就是从研从教者,一边致力于探索研究,一边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寻找新的策略,希望能在语文教学中找到一条能担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能促进学生有洁雅习惯的途径来,显然,我在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找到了突破口,为课题研究丰富了实践经验。下面,我结合教学,谈谈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洁雅习惯。
  1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然而,我们很多教师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却忽视对学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同心理素质不能均衡发展,影响了学生作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洁雅习惯说到底就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培养教育,虽然取名为"洁"、"雅"的培养,但我们追求的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而语文教育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自然它就应担当最多的培养重任。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把这些培养重任分阶段地寓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出来,注重思想引领,让学生明确行为目标。并在情感熏陶、陶冶情操中习得,在滴水石穿中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自觉习惯。
  2加强行为训练,促进举止优雅
  仅仅从思想渠道教育,只能起到引领作用,要形成好的习惯,我们还必须把这种思想外化于形,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使学生有良好的言行举止,有规范的学习习惯,能达到言谈得体显文雅、举止得当显优雅之奇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因为这这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2.1听的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导读,而且要听同学的答问,并随时做好补充答问准备,训练听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个别学生在别人答问时自己注意力的发散的现象。
  2.2说的习惯。言谈文雅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常是指学生当众说话的习惯。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对口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要耐心引导,不可急燥,可在班级内组织口头作文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的活动,多提供机会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3读的习惯。在读的习惯训练中,可采取学生齐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形式训练他们的发音和胆量,也可采取分角色读和默读训练他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授予学生朗读技巧,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读中的节奏、重音、停顿和语气等关键环节,达到抑扬起伏、错落有致的效果。
  2.4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书写认真,字迹清楚,整洁大方,组词、造句、答问、作文等能够合乎既定的格式,句子通顺,叙述清楚,能够抓住中心。不仅要求学生作业有质量,而且要求作业有速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爱洁护本的好习惯。
当然,语文教学中要培养的习惯还有很多,对于这些习惯,我们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以优良的习惯代替过去形成的不良习惯。实践中,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洁雅习惯培养,通过不断强化,使之行为定型,成为自觉行动。
  3创新培养平台,汇聚多方合力
  培养学生洁雅习惯,使其真正成为自觉行动,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人一时之力便能实现的,既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形成一股教育合力,长期督导,才能使之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实现。
  3.1做好教师表率。行为世范,言为楷模。我们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事情必须身体力行,能为学生作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整洁书本,我们自己就必须板书工整,讲台摆放有序而整洁;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自己就必须按时批改作业。
  3.2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具号召力。号召他们从零开始,从一做起,从我做起,不放弃每一件有益的小事,不做每一件有损良好习惯的事情,及时树立榜样,号召他们向身边的人看齐,比作业、比贡献、比进步,携手并进,团结互助,营造一个"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舆论氛围,提高全班整体水平。
  3.3争取社会配合、家长支持。养成教育单靠学校不行,单靠语文教师更不行。因为学生的好多不良风气受社会和家庭影响而形成的,特别是各种思潮大量袭来的今天,加之我们对学生的一味迁就的教育态度,造成孩子任性、好动、懒惰等弱点,与养成教育相抵触。因此,我们必须争取社会配合、家长支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等形成,及时分析教育现状,交流教育方法,提出共同要求,家校协调,形成一股强劲有力的教育合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洁雅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所需的各种习惯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洁雅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抓起,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创新策略,坚持不懈,使其在反复训练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洁雅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红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2016年。
  [2]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
  [3]马玉昆,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6/24 15:50:55
  • 【点击频次】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