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与对策的探究

 

【作者】 陈柏泉

【机构】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福兴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核心。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究" 【1】28。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用爱心对待学生。
        关键词:数学  构建  良好师生关系  系统工程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师生之间只有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结合。
        一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学生信赖、喜欢老师,彼此关系亲密而和谐。老师的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师生关系好学生自然就会喜欢老师,信赖老师,对老师的教育也会心悦诚服乐意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形成学生健康个性的条件
        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融洽,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友爱心、同情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个学生的各种需要都能在班集体里得到满足,生活、学习都很愉快,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3 形成先进班队集体的关健
        师生关系和谐而融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相处,关心、热爱学生,使学生获得满足,相互支持、关怀、帮助和合作。彼此之间发生分歧与矛盾时,都能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寻找正确的方法予以妥善解决。
        4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构建新型良好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二 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如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领导者的观念和要求、任课教师的管理方式和与学生的关系、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尊师重教"的传统等等都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1 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的许多角色中,学生群体的领导者是一个重要角色。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的领导方式决定了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师生间的关系。
        2 教师的个性特征
        教师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热情、亲切、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于幻想等性格特征的教师,容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3 教师的业务能力
        费尔德曼和普罗哈斯基在1979年作了一次实验研究,对被学生评价为能力高和能力低的教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学生对于能力较高的教师表示内心怀有积极的期待,认为教师讲授的课程不太难,并感到对该门功课有兴趣,学习有效果。而对那些能力较低的教师反应消极,他们不仅感到学习上有因难,而且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差。
        4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许多专家在对学生进行的关于教师的调查中,学生都将理解学生列为好教师的最重要的品质。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与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都是比较了解学生的。而与学生关系不良、敌对、矛盾冲突不断的教师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学生缺乏了解,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不理解,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偏低,容易产生不喜欢的感受。
        三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措施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在教师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究:
        1 加强师德修养
        拥有良好的师德,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时就能头脑冷静,不至于乱了方寸。要拥有良好的师德我们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明确自已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一个教师很难对自已的学生产生感情,那么他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教师不走进学生,学生也难以接近教师,教师在学生中就很难树起威信,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2】97。如果教师对学生好,学生能够和教师沟通,宽容和善待他们,并促使他们改正错误不断进步。有良好的师德支撑,就会使我们教师自身感到这有必要在新时代加强自身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否则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
        2 树立新型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136。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引路人,心理困扰的排除者;教师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学生心灵的倾听者,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学生理想的鼓舞者;教师帮助学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战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因难,相信、鼓励他们做自已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表率。
        3 营造良好氛围,增进沟通合作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 "我们要与学生交心,不妨蹲下身来或坐在孩子们当中与他们谈话,而不要让孩子们仰视你;不妨耐心听完孩子们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他……这样" 【4】258,学生会加倍地向老师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
        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教师要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在相互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
        4 创造和谐环境
        学校、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思路,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重要性,不断采取各种办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学校乃至全社会掀起尊师爱生的高潮,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尊重教师、人人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遵纪守法观念,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硬、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探索,结合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把师生的各种行为都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避免因教师的冲动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保持。
        四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提高等效应上" 【4】166。它便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已,不断丰富自已,大胆创新,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建立起巩固的长久的良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著    《教育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
        2  陈英和著    《认知发展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3  邵瑞珍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4  谭顶良著    《学习风格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
  • 【发布时间】2017/6/26 15:47:29
  • 【点击频次】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