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需要实施愉快教学法

 

【作者】 雷 云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趣化,应减少说教式,去枯燥乏味感。而愉快教学法就是落实这一要求的良好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愉快教学法  实施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竞争加剧,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由于生活条件充数好,小学生不仅身体发展迅速,身心也相较于先前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但由于思想品德教育不象其他学科那样,具有趣味性,因而,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快乐,表现为主体参与不积极性,德育效果不明显。这说明传统说教式思想品德教育已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唯有创新策略。针对其学科特殊性,我认为实施愉快教学法是很必要的,也是合乎小学生学习需求的。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愉快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愉快教学要求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饱尝愉快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活动效率的目的。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智力开发,为未来社会培养一批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合格人才。当然,这种引领思想进步、培育良好品德的教育对教师也是要求较高的,需要教师乐观态度、积极进取事业心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能为学生学习服好务、“支好招”。我们知道,一个好老师往往是学生心理专家,他懂得怎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快乐课堂的营造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将互动交流成功进行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掌握现代的课堂教育理念,处理好教材和生活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自我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
  二、注重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愉悦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居于首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这说明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显著不同,强调人文性而次之工具性,把育德放在重要地位,这也是符合我国传统礼仪的。而作为专业开展培养学生品德的思想品德课,更要注重学生情感培养、礼仪培养,而执行这种言传身教的老师更要有良好积极情感和礼仪。所以应从细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以情换情,开诚布公,平等对待他们,不因学习优秀而有所偏爱,更不因成绩差而对其歧视,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在生活中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舞、鼓励,从而尊重教师和他人,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过程快乐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到:“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实施愉快教学法,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使之在兴趣的内驱下自觉参与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所以,我们有必要增强学习过程的娱乐性。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采取直观化策略、情境化策略、生活化策略、时事化策略,都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增添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进入课堂,是我们实现高效的重要辅助工具。它的优势在于,能营造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在声、光、电的有机融合所营造的情境中以一种忘我的状态进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例如,我们在教《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课前,运用多媒体播放乐曲歌唱祖国,就能创设一个庄重、向上的氛围,课中更是补充大量的音像资料,如《开国大典》片段、“申奥成功”片段、“冠军领奖”片段等等,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结束时高唱《歌唱祖国》,在歌声中感情得以升华。这样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与教师构成双边活动,从而使教学在互动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当然,实施愉快教学法还要很多方式可以实现,其实在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其作为一种理念来落实的,因为方法可以不同,但效果是同工的。而以上这些,仅是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梳理而获得的一些感悟,虽不全面,但都是为了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而积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不再把学习看成负担和苦差事,并进而主动学思想,践道德,做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合格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艳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的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5年。
  [2]张艳杰,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的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刘正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赤子,2014年。
  • 【发布时间】2017/8/5 9:37:57
  • 【点击频次】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