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分层教学法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型中的一种常见课型,其基本环节有课前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点拨,训练拓展等。为了照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需要在各个环节开展分层教学,来让各个学力层次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分层教学法 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共同心声。有效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教师只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指导。近段时间,我听了好几节数学复习课,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这样的:课前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点拨,训练拓展。这样的教学确实符合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可是,我们看到:成绩好的学生深入复习,拓展提升;中等学生勉勉强强,拓展题仍然事实而非;差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效果甚微。那么,怎样在数学复习课上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呢?自己通过不断的尝试反思,并与同事研讨,觉得如果在数学复习课上的各个环节上精心做好以下工作,就可以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引导学生分层整理知识
知识的整理这一环节,是对整个内容的知识点及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掌握。学习优秀的学生既掌握了全部的知识,又明确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需将知识系统化,建构知识网络即可;中等生有一部分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完全明确,需进一步复习巩固;学差生知识点都没有完全掌握。
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自主复习前,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学情反馈,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优秀的学生,既要整理知识点,又要整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网络图等;中等学生,重点整理知识点,形成网络图,简单整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差生只需整理知识点即可。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各自复习的任务、目标,根据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自主整理复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时,自主复习的要求我是这样分层设计的:对学优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请认真整理复习,制作知识点和知识学习过程的网络图。”对中等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的?请认真整理复习,重点制作知识点的结构网络图,例举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对学差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请认真整理复习,制作知识点的网络图。”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按上面的方法进行交流学习,兼顾不同的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环节的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分层收集错题集
易错题的整理和复习,是通过复习突破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同:学优生的难点主要在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中等生除了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外,还有一些知识的变化应用;而学差生除了以上两种,知识的基本应用也是难点。因此,这个环节的自主复习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复习任务应是:从自己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自己经常出错,但是通过努力又可以理解并正确解答的题,分析易错原因、正确解答。这样不同的学生就会整理出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易错题。
易错题的小组交流需重新分组:学优生在一组,中等生和学差生在一组。学优生知识掌握牢固、思维灵活全面,他们的交流能快速突破难点,并能拓展提升知识的应用;中等生通过交流,基本能突破难点,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学差生能通过交流和中等生的帮助再弄懂一些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各类学生有代表性的易错题,再让学生分优、中、差三个学习层次不同的大组进行交流展示点拨。
这样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自己学习情况差不多的同学合作交流,更容易突破各自适用的难点。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避免用全班展示点拨形式容易造成的问题,即展示学优生易错题时中等生和学差生不知所云,展示中差生易错题时学优生不耐烦。
三、分层设计拓展数学练习题
练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展、学习方法的归纳、解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练习不同于新授课中的练习,其更应该实现从基础性向综合性的过渡,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课前,教师应根据平时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并在学生复习交流时巡视观察,根据学生的复习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优生有知识的基本应用练习,但应以拓展练习为主;中等生有知识点的练习,应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学差生则以知识点的练习为主。当对学生的复习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给自己同一层次的学生练习。
拓展训练阶段也要重视练习的展示点拨。展示时也分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交流,展示的要求也不同:学优生的展示不仅要说出解题方法、所用知识点,还要着重交流解题思路;中等生主要交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差生则主要交流知识点。这样的练习设计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优生拓展延伸,中等生牢固掌握知识并略微提高,学差生巩固知识、掌握更多。
总之,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采取实在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当然,具体教学中肯定还有不少的新途径、新方法,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停地实践、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立,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4年。
[2]沈国军,“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15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分层教学法 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共同心声。有效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教师只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指导。近段时间,我听了好几节数学复习课,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这样的:课前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点拨,训练拓展。这样的教学确实符合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可是,我们看到:成绩好的学生深入复习,拓展提升;中等学生勉勉强强,拓展题仍然事实而非;差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效果甚微。那么,怎样在数学复习课上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呢?自己通过不断的尝试反思,并与同事研讨,觉得如果在数学复习课上的各个环节上精心做好以下工作,就可以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引导学生分层整理知识
知识的整理这一环节,是对整个内容的知识点及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掌握。学习优秀的学生既掌握了全部的知识,又明确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需将知识系统化,建构知识网络即可;中等生有一部分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完全明确,需进一步复习巩固;学差生知识点都没有完全掌握。
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自主复习前,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学情反馈,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优秀的学生,既要整理知识点,又要整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网络图等;中等学生,重点整理知识点,形成网络图,简单整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差生只需整理知识点即可。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各自复习的任务、目标,根据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自主整理复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时,自主复习的要求我是这样分层设计的:对学优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请认真整理复习,制作知识点和知识学习过程的网络图。”对中等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的?请认真整理复习,重点制作知识点的结构网络图,例举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对学差生的要求是“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请认真整理复习,制作知识点的网络图。”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按上面的方法进行交流学习,兼顾不同的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环节的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分层收集错题集
易错题的整理和复习,是通过复习突破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同:学优生的难点主要在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中等生除了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外,还有一些知识的变化应用;而学差生除了以上两种,知识的基本应用也是难点。因此,这个环节的自主复习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复习任务应是:从自己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自己经常出错,但是通过努力又可以理解并正确解答的题,分析易错原因、正确解答。这样不同的学生就会整理出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易错题。
易错题的小组交流需重新分组:学优生在一组,中等生和学差生在一组。学优生知识掌握牢固、思维灵活全面,他们的交流能快速突破难点,并能拓展提升知识的应用;中等生通过交流,基本能突破难点,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学差生能通过交流和中等生的帮助再弄懂一些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各类学生有代表性的易错题,再让学生分优、中、差三个学习层次不同的大组进行交流展示点拨。
这样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自己学习情况差不多的同学合作交流,更容易突破各自适用的难点。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避免用全班展示点拨形式容易造成的问题,即展示学优生易错题时中等生和学差生不知所云,展示中差生易错题时学优生不耐烦。
三、分层设计拓展数学练习题
练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展、学习方法的归纳、解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练习不同于新授课中的练习,其更应该实现从基础性向综合性的过渡,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课前,教师应根据平时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并在学生复习交流时巡视观察,根据学生的复习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优生有知识的基本应用练习,但应以拓展练习为主;中等生有知识点的练习,应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学差生则以知识点的练习为主。当对学生的复习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给自己同一层次的学生练习。
拓展训练阶段也要重视练习的展示点拨。展示时也分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交流,展示的要求也不同:学优生的展示不仅要说出解题方法、所用知识点,还要着重交流解题思路;中等生主要交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差生则主要交流知识点。这样的练习设计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优生拓展延伸,中等生牢固掌握知识并略微提高,学差生巩固知识、掌握更多。
总之,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采取实在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当然,具体教学中肯定还有不少的新途径、新方法,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停地实践、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立,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4年。
[2]沈国军,“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12/25 18:33:48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