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的能力

 

【作者】 杨 倩

【机构】 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外语教学中,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加突出语言实用性,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来制定教学方案.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时虽然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仍有许多学生怕开口,少开口, 甚至不开口,究其原因,是由以下心理造成: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学生过去虽在小学里学过一点英语,但很有限,还有部分高中生在入高中之前从接触过一些英语,更谈不上接受过英语口语训练。因此,对于大多数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来讲,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必须从基础语言交流学起,既要学拼写,又要练发音,还要记语法,对于学生而言,这无非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挑战,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信心,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2、害臊心理 有些高一的学生,性格较内向,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导致他们也羞于在别人面前说英语;而有些学生,虽性格较外向,但觉得说英语很别扭,怕招致别人的笑话,所以也不愿意说英语。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如营造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等,让学生愿意说英语并乐于说英语。
  二、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增强语感
  现行的高中教材在每单元配有一份听力材料,内容形式各异,而且与该单元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但由于朗读者的变化相对还是狭窄一些,语音和语速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寻找一些语音语调变化丰富多彩的音像素材,而且这些素材还要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难度适中。这样既可达到训练目的,又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可以播放英文经典歌曲和鼓励学生观看英文对白的电影等等。这些材料可以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用,也可作为课外听力强化训练使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接触到各种形色的声音,以及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语言素材了
  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英语还是一个全新概念时,教师可以设法创造合适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教师在英语课上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尽量用英语授课。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时,把学习内容放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以情景为中心,强调多种感官感知音、形、义、词、句、话的语言整体,将语言材料融于情景之中。
  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用英语讲课,使整个课堂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用能力基础后,教师可以以所学单元的话题为主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如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充分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语用知识和技巧,从而培养、掌握和提高语用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学习的同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录音、音乐或者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很好的习得语言的环境,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在学习《Going shopping》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先让学生感受一下购物的场面,感受购物的过程和感受,通过视觉、听觉上信息的获取,为新授课做铺垫,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口语技能训练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英语课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更多地强调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口语技能的训练。即使在课堂里花少量时间进行了口语教学,但仍然是重视传授语言知识,轻视语言技能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口语教学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积极改进口语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限制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用的少。任何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是经过人们不断地实践而实现的。比如我们的母语,虽然婴幼儿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语言知识的教育,但是他们在听过很多次后,会慢慢地去模仿,并反复尝试,最后都能熟练地运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使用英语:可用英语的情况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也一定要用,即使在不能使用英语的情况,也要尽量创造机会用英语表达,让学生养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以促进学英语交流的能力的提高。
  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要具备以下因素:智力、语言能力、认知风格、个性特点、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更多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的能力。
  总之,为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的能力,教师应从多方面探索和研究,不断优化英语交流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交际习惯的培养和英语交流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当今社会的合格人才打下扎实的英语交流的基本功。
  
  • 【发布时间】2018/1/27 10:43:56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