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作者】 李继瑞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明德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多媒体是科技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否取得高效,在于我们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力,体现在设计和运用两个方面。但能在课堂上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流程,那这样的运用就是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运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越来越广泛,有深度。多年实践证明,有效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工具辅助教学,不仅能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拓宽学生视野,还帮助学生快速获得重点难点知识学习。而小学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运用多媒体辅助就显得更多现实意义。实践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突破数学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学习成功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这是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初衷,也是追求。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
  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和动力。一个好教师,其课能让学生喜欢,往往就是善于激趣,能让学生满怀信心学习。而多媒体作为激趣工具,其恰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又特别是在导入教学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其展示优美的图像、悦耳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来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对于其概念教学,我们可先用课件给出实物。如谷堆,然后覆盖上与实物相吻合的轮廓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几何图形,这样就使教学具体明了,一种建模思想就体现出来了,实现了从物体到物像的转变,就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圆锥,以及圆锥在生活的运用,从而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中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
  二、能有效破解课堂教学重点难点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一直都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新授环节所追求的重心,但传统由于手段缺乏,很难将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破解,导致学生感到学习难,数学学习无趣。正由于这个原因,破不了抽象性,就不能让主体性有效发挥,故而教学就没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其不仅能优化课堂结构和流程,还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图像、视频或声音等方式直观再现出来,学生就会快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平,不仅破解了教学难点,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数学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一些事物,使数学内容更加容易被接受,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例如,在西师版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图形,把它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选出自我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并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当学生涂到第10份时,占图形几分之几?使学生很快发现十分之十即是1,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知识,获得结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并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能有效搭建数学巩固练习平台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数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是采取手工出题,教师在黑板上抄,学生又本子上抄,抄题的时间比做题的时间多得多。这样教学,不仅费时,耗去大量有效课堂时间,还降低了学习效率,甚至让学生生感枯燥无聊。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不仅可以搭建实践平台,快速呈现题目,进行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而且其方式还很多,可通过游戏、绘图、选择、拼图、填充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课堂练习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既能节省老师抄题的时间,又解决了出题不方便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性练习,如在西师版教学二年级《认识钟表》这节课中,教学中,我们通过课件呈现,让学生猜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动漫世界等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时刻并把它拨出来,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各种感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不仅如此,还可对学生的练习作答情况进行互动,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的答案答对时,计算机就能及时作出反应,对的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表扬的话语;做错时,发出让学生再试一试的鼓励话语,表示让学生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着广泛运用,而且还具有很大作用,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有效工具,是落实新课标“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数学教育”的有效做法。因此,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发展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能得到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柯俊,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原则和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4年。
  [2]苏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杨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1/27 10:50:03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