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培养;多媒体;运用;
【正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成功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经历过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下面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地看着老师,有的还偷偷地做其他作业或其他事,甚至干脆趴在桌上了打瞌睡,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思想品德课学习,没劲。如今,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也为重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主体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的目的。这就是多媒体之所以得到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谈谈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一位名人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作为空洞的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尽可能的激趣,让学生在多媒体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刺激下,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我们都知道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对人的视听刺激,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体参与积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多年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在大多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媒体强大的集成功能,把悦耳的声音,动感的文本、优美的图片等整合起来,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学生乐学的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三、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兴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由课本内容一统天下的局面变为课本内容与网上内容有机结合的新局面。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与时事思想品德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而网上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材料所带给学生教育和感染作用,是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所难以比较和抗衡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而且能轻松地解决资料不足的问题,增大课堂容量。例如,在讲三年级我国“封建社会的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室,让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查询有关知识,并轮流展示给大家看,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讲到“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时,我让学生自己上网了解伊拉克战争的有关报道,进一步休会到底什么是“和平与发展”。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大大加强。
四、利用漫画等丰富的图片资料,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仍然喜欢图画、图像等具体形象的东西。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它以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揭示社会的某种现象或问题,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漫画,通过幽默且直观、生动的特点助教活学,剖析哲理。这样的教学,遵循了人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思想教育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的目的。例如,我在上初二《思想政治》“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一课时,就是运用这种原理,新课前出示了一幅漫画:深夜宿舍楼里小乐在家里大声唱卡拉ok,邻居们从窗口伸出头破口大骂。先请学生看漫画,分析各种行为及后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板书(暂缓作出评价),如:“小乐的行为正确吗?”“邻居们的行为正确吗? 小乐与邻居们冲突怎样解决?”等等,从而制造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现代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石盼,浅析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6年。
[2]赵淑红,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活”起来——浅谈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年。
[3]淑萍,关注学生生活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一位名人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作为空洞的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尽可能的激趣,让学生在多媒体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刺激下,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我们都知道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对人的视听刺激,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体参与积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多年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在大多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媒体强大的集成功能,把悦耳的声音,动感的文本、优美的图片等整合起来,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学生乐学的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三、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兴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由课本内容一统天下的局面变为课本内容与网上内容有机结合的新局面。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与时事思想品德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而网上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材料所带给学生教育和感染作用,是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所难以比较和抗衡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而且能轻松地解决资料不足的问题,增大课堂容量。例如,在讲三年级我国“封建社会的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室,让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查询有关知识,并轮流展示给大家看,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讲到“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时,我让学生自己上网了解伊拉克战争的有关报道,进一步休会到底什么是“和平与发展”。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大大加强。
四、利用漫画等丰富的图片资料,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仍然喜欢图画、图像等具体形象的东西。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它以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揭示社会的某种现象或问题,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漫画,通过幽默且直观、生动的特点助教活学,剖析哲理。这样的教学,遵循了人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思想教育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的目的。例如,我在上初二《思想政治》“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一课时,就是运用这种原理,新课前出示了一幅漫画:深夜宿舍楼里小乐在家里大声唱卡拉ok,邻居们从窗口伸出头破口大骂。先请学生看漫画,分析各种行为及后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板书(暂缓作出评价),如:“小乐的行为正确吗?”“邻居们的行为正确吗? 小乐与邻居们冲突怎样解决?”等等,从而制造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现代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石盼,浅析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6年。
[2]赵淑红,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活”起来——浅谈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年。
[3]淑萍,关注学生生活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
- 【发布时间】2018/4/3 14:06:02
- 【点击频次】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