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沂南县鸡球虫病的防治
【关键词】 鸡球虫病;防治;
【正文】鸡球虫病是危害沂南县鸡场的重要疾病之一,作为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引起。多见于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球虫对禽类的危害,特提出了一套治疗和预防球虫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鸡球虫的发育生活史
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球虫卵囊随病鸡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里,卵囊经1~3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内含成熟的子孢子。这种孢子化卵囊被鸡吃了后而感染发病。感染性卵囊被鸡吃入以后,在肠道中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内继续发育成裂殖体。裂殖体又进一步发育分裂形成许多裂殖子。裂殖子继续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再发育分裂成许多裂殖体。这样经过重复几次的裂殖生殖,肠黏膜就遭到严重破坏。此阶段为球虫无性繁殖。肠黏膜中的裂殖子形成雄性和雌性配子,雌雄两种配子结合后称为合子,合子很快形成一层被膜,这就是球虫卵囊。此阶段为球虫的有性繁殖。随后球虫卵囊随粪便排除体外。完成一个发育周期约需7天。
2、球虫病的前兆及发病规律:
2.1饮水增加及精神异常:发生球虫时,饮欲增加,食欲微减,鸡群中有站着打盹,走上前去抓时迅速跑开很难找出。
2.2盲肠粪便:正常的盲肠粪便是深褐色的,多在上午9-10点前排出,若将要发病时,粪便排除的时间无规律,一天中其他时间也会多见且颜色变浅内有泡沫
2.3异嗜癖:细心观察,鸡群在感染球虫时会有钩料现象。
2.4若是肉鸡,由于小日龄时肠道内无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不能使球虫脱卵囊,一般不发病,通常在两周以上发病。有的虫种如:毒害艾美尔球虫也可在8-18周发病。
3、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3.1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
3.1.1 感染来源:患病或带虫鸡,卵囊存在于粪便中。
3.1.2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3.1.3 传播媒介:其他畜禽、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饲养管理人员都可成为鸡球虫病的机械性传播者。
3.1.4年龄动态:沂南县鸡球虫病以湿热多雨的夏季多发,盛夏7、8月尤为严重。其中以2~7周龄鸡最易感,10日龄以内雏鸡少发,成年鸡感染则不表现症状。1月龄左右鸡多患盲肠球虫,2月龄以上鸡多患小肠球虫。
3.1.5卵囊抵抗力:卵囊对恶劣环境和消毒药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温暖潮湿的地区有利于卵囊的发育,但低温、高温和干燥均会延迟卵囊的孢子化过程,有时会杀死卵囊。
3.2沂南县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3.2.1高密度饲养
县境内超过60%的养殖场密度过大使得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高密度鸡群也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从而导致感染机会提高。
3.2.2卫生防疫
沂南县境内大多数属于小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鸡场条件相对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卫生防疫意识疏忽舍内外清洁卫生条件很差,为鸡球虫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3.2.3饲料因素
在饲喂过程中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这导致机体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自我保护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使球虫易于侵袭而导致严重发病。
3.2.4应激因素
县境内很多为散养户,养殖地点多位于环境相对嘈杂的村边,周围多流动车辆以及人群,噪音污染严重;天气多变,舍内温度不够稳定,没有足够的条件通风保温;剧烈的应激反应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能促进球虫病的恶化。
4、鸡球虫病的诊断
4.1临床症状
4.1.1急性型
病程为数天,多者2~3周。、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羽毛蓬乱、嗉囊充满液体、粪如水样并带有血液,重者全为血粪,鸡冠、可视黏膜苍白;末期常发生神经症状,如昏迷、足和翅的痉挛性收缩,不久即死亡。雏鸡的死亡率达50%或更高,有的甚至可全群覆没。
4.1.2慢性型
病程约数周至数月。多见于4—6个月的鸡或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鸡消瘦、产蛋量下降、间隙性下痢,偶尔有血便,死亡的较少。
4.2剖检病变
4.2.1柔嫩艾美耳球虫
嗉囊充满液体,盲肠肿大、肥厚,可为正常的3 —5倍。粘膜上有片状或散在的出血点,以盲肠中部较为明显,严重者盲肠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取盲肠中心的坏死凝血团块涂片镜检,可见有卵囊、裂殖子和配子体。其特征性变化为盲肠高度肿大、出血,肠腔中充满凝血块和盲肠黏膜碎片。
4.2.2毒害艾美耳球虫
损害小肠中段,可见肠腔鼓气扩张,肠壁肿胀肥厚,肠黏膜出血,粘膜有圆形白色斑点即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浆膜有散在出血点。肠内容物为血样粘液。
4.2.3巨型艾美尔球虫
小肠中部散在红色出血点,肠壁增厚发白,肠腔内有粘液性渗出,内容无发黄,重者有少量出血,呈淡洗肉水色。肠管气肿变粗。
4.3诊断
由于鸡带虫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不能将检出卵囊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必须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粪便检查等综合诊断。粪便检查用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亦可刮取肠黏膜作涂片检查。多数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
5、沂南县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案
5.1 搞好饲养管理
5.1.1要保持鸡舍通风透光良好、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1.2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鸡粪污染。
5.1.3要对出于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5.1.4要给雏鸡全价营养饲料。补充维生素K和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球虫病的死亡率。
5.1.5最好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每一批鸡出栏后要对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5.2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球虫病
5.2.1常用预防药物
氨丙啉:按0.0125%混入饲料,从雏鸡出壳第1天用到屠宰上市为止,无休药期。
尼卡巴嗪,按O.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4天。
球痢灵,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5天。
常山酮,按0.0003%混入饲料,休药期5天。
杀球灵,按0.000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莫能菌素,按0.01%~0.012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5.2.2 常用治疗药物
百球清(Baycox):2.5%溶液,按0.0025%混入饮水,即1L水中加百球清1ml。在后备母鸡群可用此剂量混饲或饮水3天。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的浓度饮水,连用3天;间隔2天, 再连用3天,休药期10天。
氨丙啉:按0.012%~0.024%混入饮水,连用3天,休药期为5天。
磺胺氯吡嗪(三字球虫粉):以0.03%饮水3天。16周龄以上鸡和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磺胺喹恶啉:按0.1%混料,喂3天,停2天,再喂3天,或按0.04%饮水,饮2天,停3天,再饮2天。休药期10天。
5.2.3使用抗球虫药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种抗球虫药对不同种球虫的作用效果不同。各种抗球虫药对球虫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活性高峰期。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抗球虫药就会产生抗药性。对免疫力的影响问题。药物残留问题。
5.3免疫预防
使用球虫疫苗可避免药物残留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以及耐药虫株的产生。国内外均有多种疫苗可以应用,但最大的问题是免疫剂量不易控制均匀,不论是活毒苗、弱毒苗还是混合苗,使用超量都会致病。
1、鸡球虫的发育生活史
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球虫卵囊随病鸡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里,卵囊经1~3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内含成熟的子孢子。这种孢子化卵囊被鸡吃了后而感染发病。感染性卵囊被鸡吃入以后,在肠道中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内继续发育成裂殖体。裂殖体又进一步发育分裂形成许多裂殖子。裂殖子继续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再发育分裂成许多裂殖体。这样经过重复几次的裂殖生殖,肠黏膜就遭到严重破坏。此阶段为球虫无性繁殖。肠黏膜中的裂殖子形成雄性和雌性配子,雌雄两种配子结合后称为合子,合子很快形成一层被膜,这就是球虫卵囊。此阶段为球虫的有性繁殖。随后球虫卵囊随粪便排除体外。完成一个发育周期约需7天。
2、球虫病的前兆及发病规律:
2.1饮水增加及精神异常:发生球虫时,饮欲增加,食欲微减,鸡群中有站着打盹,走上前去抓时迅速跑开很难找出。
2.2盲肠粪便:正常的盲肠粪便是深褐色的,多在上午9-10点前排出,若将要发病时,粪便排除的时间无规律,一天中其他时间也会多见且颜色变浅内有泡沫
2.3异嗜癖:细心观察,鸡群在感染球虫时会有钩料现象。
2.4若是肉鸡,由于小日龄时肠道内无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不能使球虫脱卵囊,一般不发病,通常在两周以上发病。有的虫种如:毒害艾美尔球虫也可在8-18周发病。
3、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3.1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
3.1.1 感染来源:患病或带虫鸡,卵囊存在于粪便中。
3.1.2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3.1.3 传播媒介:其他畜禽、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饲养管理人员都可成为鸡球虫病的机械性传播者。
3.1.4年龄动态:沂南县鸡球虫病以湿热多雨的夏季多发,盛夏7、8月尤为严重。其中以2~7周龄鸡最易感,10日龄以内雏鸡少发,成年鸡感染则不表现症状。1月龄左右鸡多患盲肠球虫,2月龄以上鸡多患小肠球虫。
3.1.5卵囊抵抗力:卵囊对恶劣环境和消毒药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温暖潮湿的地区有利于卵囊的发育,但低温、高温和干燥均会延迟卵囊的孢子化过程,有时会杀死卵囊。
3.2沂南县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3.2.1高密度饲养
县境内超过60%的养殖场密度过大使得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高密度鸡群也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从而导致感染机会提高。
3.2.2卫生防疫
沂南县境内大多数属于小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鸡场条件相对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卫生防疫意识疏忽舍内外清洁卫生条件很差,为鸡球虫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3.2.3饲料因素
在饲喂过程中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这导致机体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自我保护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使球虫易于侵袭而导致严重发病。
3.2.4应激因素
县境内很多为散养户,养殖地点多位于环境相对嘈杂的村边,周围多流动车辆以及人群,噪音污染严重;天气多变,舍内温度不够稳定,没有足够的条件通风保温;剧烈的应激反应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能促进球虫病的恶化。
4、鸡球虫病的诊断
4.1临床症状
4.1.1急性型
病程为数天,多者2~3周。、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羽毛蓬乱、嗉囊充满液体、粪如水样并带有血液,重者全为血粪,鸡冠、可视黏膜苍白;末期常发生神经症状,如昏迷、足和翅的痉挛性收缩,不久即死亡。雏鸡的死亡率达50%或更高,有的甚至可全群覆没。
4.1.2慢性型
病程约数周至数月。多见于4—6个月的鸡或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鸡消瘦、产蛋量下降、间隙性下痢,偶尔有血便,死亡的较少。
4.2剖检病变
4.2.1柔嫩艾美耳球虫
嗉囊充满液体,盲肠肿大、肥厚,可为正常的3 —5倍。粘膜上有片状或散在的出血点,以盲肠中部较为明显,严重者盲肠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取盲肠中心的坏死凝血团块涂片镜检,可见有卵囊、裂殖子和配子体。其特征性变化为盲肠高度肿大、出血,肠腔中充满凝血块和盲肠黏膜碎片。
4.2.2毒害艾美耳球虫
损害小肠中段,可见肠腔鼓气扩张,肠壁肿胀肥厚,肠黏膜出血,粘膜有圆形白色斑点即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浆膜有散在出血点。肠内容物为血样粘液。
4.2.3巨型艾美尔球虫
小肠中部散在红色出血点,肠壁增厚发白,肠腔内有粘液性渗出,内容无发黄,重者有少量出血,呈淡洗肉水色。肠管气肿变粗。
4.3诊断
由于鸡带虫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不能将检出卵囊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必须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粪便检查等综合诊断。粪便检查用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亦可刮取肠黏膜作涂片检查。多数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
5、沂南县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案
5.1 搞好饲养管理
5.1.1要保持鸡舍通风透光良好、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1.2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鸡粪污染。
5.1.3要对出于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5.1.4要给雏鸡全价营养饲料。补充维生素K和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球虫病的死亡率。
5.1.5最好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每一批鸡出栏后要对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5.2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球虫病
5.2.1常用预防药物
氨丙啉:按0.0125%混入饲料,从雏鸡出壳第1天用到屠宰上市为止,无休药期。
尼卡巴嗪,按O.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4天。
球痢灵,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5天。
常山酮,按0.0003%混入饲料,休药期5天。
杀球灵,按0.000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莫能菌素,按0.01%~0.012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5.2.2 常用治疗药物
百球清(Baycox):2.5%溶液,按0.0025%混入饮水,即1L水中加百球清1ml。在后备母鸡群可用此剂量混饲或饮水3天。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的浓度饮水,连用3天;间隔2天, 再连用3天,休药期10天。
氨丙啉:按0.012%~0.024%混入饮水,连用3天,休药期为5天。
磺胺氯吡嗪(三字球虫粉):以0.03%饮水3天。16周龄以上鸡和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磺胺喹恶啉:按0.1%混料,喂3天,停2天,再喂3天,或按0.04%饮水,饮2天,停3天,再饮2天。休药期10天。
5.2.3使用抗球虫药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种抗球虫药对不同种球虫的作用效果不同。各种抗球虫药对球虫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活性高峰期。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抗球虫药就会产生抗药性。对免疫力的影响问题。药物残留问题。
5.3免疫预防
使用球虫疫苗可避免药物残留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以及耐药虫株的产生。国内外均有多种疫苗可以应用,但最大的问题是免疫剂量不易控制均匀,不论是活毒苗、弱毒苗还是混合苗,使用超量都会致病。
- 【发布时间】2018/4/3 14:12:57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