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有效性;
【正文】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其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入,也成为了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在创新手段方面的必然选择,二者整合的意义重大。首先,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并在新课标中小学数学教学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促使其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法、内容等的进一步优化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以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是我们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着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地实践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注意力不能持久,尤其在枯燥的学习中,他们能否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他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参与的可能,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那我们如何让他们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呢?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实践也证明,单纯的讲、读、说、教,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的,相反,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低落。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因此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而我们只有通过多媒体的集成功能,营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相衬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因此,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才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体能动性。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快速化解教学难点
要想提高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我们应在设计中,丰富与多媒体使用配套的课件内容的同时,强化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环节,把化解教学难点的方式方法寓于其中,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困难,确保其实际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公式V=Sh”推导中,我们则可以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将圆柱体底面分别平均分割成16、32、64份,并重新组合的动画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发现底面均等划分的数量越多,最终组合成的几何体则越接近长方体。由此,学生便能够理解教师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从而实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问题,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还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点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结论。这个结论,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容易突破的,而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却是轻易达成实现。
三、运用多媒体搭建巩固平台,突出学生练习实践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既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有现代媒体的功能,综合它们的优点,就是发善其长,为我所用。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实践。多媒体课件设计可按照教学要求安排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层次的练习勿求富有变化,做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把练习分“为填一填”76×102= 76×( )+76×( );“判一判”7.5×99+7.5=7.5×(99+1);“露一手”382+75+618+125;“想一想”0.7×24.5+0.7×76.5-0.7;“试一试”18×25%+0.25×60+41×0.25+0.25;“动一动”20.09×37+20×0.63等等。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交流,互相讨论,一环紧扣一环,练习难度层层递进着加深,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也被一浪紧接一浪地不断掀起,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学得轻松,也就没有了枯燥乏味之感。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优势,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学生练习实践技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教师主要精力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的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层层递进起到了因材施教,适用个别化教学的需要。学生每通过一关的练习实践,电脑就会及时做出评判,以一种新的形式给予奖励,如用图文、动画等,巧妙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
当然,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便不会受到质疑。因此,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多媒体使用能力,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远习,例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2013年。
[2]蒋诚鹏,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5年。
[3]刘海英,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考试周刊,2014年。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注意力不能持久,尤其在枯燥的学习中,他们能否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他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参与的可能,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那我们如何让他们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呢?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实践也证明,单纯的讲、读、说、教,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的,相反,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低落。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因此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而我们只有通过多媒体的集成功能,营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相衬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因此,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才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体能动性。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快速化解教学难点
要想提高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我们应在设计中,丰富与多媒体使用配套的课件内容的同时,强化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环节,把化解教学难点的方式方法寓于其中,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困难,确保其实际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公式V=Sh”推导中,我们则可以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将圆柱体底面分别平均分割成16、32、64份,并重新组合的动画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发现底面均等划分的数量越多,最终组合成的几何体则越接近长方体。由此,学生便能够理解教师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从而实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问题,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还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点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结论。这个结论,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容易突破的,而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却是轻易达成实现。
三、运用多媒体搭建巩固平台,突出学生练习实践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既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有现代媒体的功能,综合它们的优点,就是发善其长,为我所用。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实践。多媒体课件设计可按照教学要求安排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层次的练习勿求富有变化,做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把练习分“为填一填”76×102= 76×( )+76×( );“判一判”7.5×99+7.5=7.5×(99+1);“露一手”382+75+618+125;“想一想”0.7×24.5+0.7×76.5-0.7;“试一试”18×25%+0.25×60+41×0.25+0.25;“动一动”20.09×37+20×0.63等等。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交流,互相讨论,一环紧扣一环,练习难度层层递进着加深,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也被一浪紧接一浪地不断掀起,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学得轻松,也就没有了枯燥乏味之感。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优势,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学生练习实践技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教师主要精力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的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层层递进起到了因材施教,适用个别化教学的需要。学生每通过一关的练习实践,电脑就会及时做出评判,以一种新的形式给予奖励,如用图文、动画等,巧妙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
当然,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便不会受到质疑。因此,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多媒体使用能力,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远习,例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2013年。
[2]蒋诚鹏,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5年。
[3]刘海英,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考试周刊,2014年。
- 【发布时间】2018/4/3 14:17:54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