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监管

 

【作者】 梁 明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住房保障中心

【摘要】 建筑工程质量事关重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但监理工程师很容易忽视监理的预控工作。针对此问题,文章紧紧围绕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阐述了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质量预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质量;
【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繁荣外衣已逐渐挡不住其内在的质量问题。工程建筑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房屋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建筑的地理位置,地势地形,地质,施工建筑的设计、材料、以及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等,都是影响房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房屋的工程质量,切实把质量安全作为建筑的第一要务,找好建筑质量,保证企业、个人、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既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建筑实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最基本内容。因此,想要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要从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入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程实体的质量,也就是要满足业主所要求的如主体结构安全、建筑地基基础的牢固以及合理的通风采光等使用功能;二是施工的管理质量,也就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程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由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过程时,要立足于对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主要成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在堆放混凝土构件时没有将枕木摆放在一条垂直线上,由此产生的拉应力使构件出现裂缝;二是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表面因收缩变形而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结构漏水。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部位一般是在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产生渗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快使防水层产生破坏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在细部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等人为原因。  
  3.施工材料质量低劣。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一是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没有对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的标注;二是在选材的时候,因片面追求低造价而偷工减料。  
  4.通风孔道堵塞。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落到通风孔道内,最终堆积造成通风孔道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三、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目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共有五点: 
  人(Man),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理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积极主动,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环境(Environment),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诸多因素,而且复杂多变。 
  方法(Method),包含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实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实现。 
  材料(Material),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是工程实施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都会有影响。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工作失职,没有严格遵守质监规范,如果涉及到关系工程,便上瞒下欺、弄虚作假、掩盖问题,部门质监部门领导还存在受贿问题或者是承建单位的利益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质量监督部门非但不能够监督工程质量,反而会加巨隐患。 
  2.2 监理部门监管不力。部分监理部门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监管的职责,甚至有些监理部门同施工单位沆瀣一气,直接听命于施工单位的指挥。 
  2.3 招投标管理工作不力。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4施工单位道德沦丧。施工单位互相压低造价,自行或者贿赂设计人员私改设计,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选择职工队伍时不注意其素质的高低和信誉的好坏。拖欠分包企业资金和职工工资等等。 
  2.5 建材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建材大行其道,加之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不善,选择材料时贪徒便宜,使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投人使用。 
  3、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明确房屋建筑所涉及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因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 所造成质量、 
  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设立进入建筑行业的企业的技术性门槛,推动施工单位完善自检、自查机制的建立。发现违规现象,处以高额罚金,问题严重者,取消其建筑资质。 
  3.2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人的素质建设。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落实责任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总和素质考评,定期对其培训学习。规范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督促建筑单位从理论及技术水平、心理行为、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方面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评价。不私招滥招建筑工人,对其从业资格进行严格把关。
  3.3 不断完善政府主管部门行为规范
  转变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市场运行体系的监督管理。要逐步完善报建、招投标工作中的专家审查制度,简化手续,理顺信息渠道,加强对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和认证管理,加大抽检和技术检测力度,加强施工队伍资格审查。要建立公平竞争、规范运行的建筑市场秩序,必须靠法制作保障,!建筑法∀已正式施行。各级地方政府也需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政策措施,以确保建筑市场的每个方面都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尤其要通过法制建设,尽快实现建筑业中政企分离,解决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条块分割的问题,以尽快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市场。
  3.4 加强建筑市场材料质量的管理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质量严格把关,做好材料构件定货,进场检验,材料试验和材料保管,构件保护等4个环节的管理和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材料。构件进人施工现场,要完善进场材料,构件的试验、检验,仓储保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定职不定责,实行严格按照材料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和材料试验,绝不能为降低成本材料和构件的进货质量标准,同时查漏堵洞,把好构件及材料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通病从根本上消除。 
  4、结语 
  综上所述,要防止工程质量的发生, 需要各级管理部门有强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严格整顿建筑市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深化改革
  转变管理机制;从粗放型质量管理向集约化质量管理转变。只有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抓质量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用户满意、企业满意和社会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柴改珍. 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查[J]山西建筑, 2007,(14) . 
  [2]王菁.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初探[J]山西建筑, 2007,(14) . 
  • 【发布时间】2018/4/3 14:26:30
  • 【点击频次】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