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李丹丹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镇小学

【摘要】 要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我们着重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二是加强拼音教学;三是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有效性;提高;
【正文】小学低段,是学生进入奠基教育的开始。在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刚走近语文知识殿堂,受着识字量少,不能有效阅读的局限,还未真正开启语文能力发展之路。语文作为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是作为低段语文教师的重要追求。在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在这样三方面加大力气,才能让学生受着良好的语文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奠定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低段语文教学,是奠基中的基础,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学,不仅是发挥其主体作用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爱语文、乐于语文学习的需要。因此,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有效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受兴趣内驱而致力于语文学习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此,我们可采取这样几种方法进行落实。
  (一)游戏化教学。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最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不仅利于兴趣激发,还能满足他们好动的学习需求。实践中,我们可把拼音学习、识字学习、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都通过游戏呈现来进行,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班班通”工程走进了寻常教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设备,特别是交互式智能电视的运用,其屏大、交互性能好,不仅能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声像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文字描绘的景物,体验到课文的人事情景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三)注重激励评价手段。课堂中,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能换来教学的新颖性,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能促进学生更强的学习欲,使之受到成功感刺激而增强学习兴趣。就学生心理而言,教师的评价会对他们造成十分大的影响:一个鼓励的评价,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而一句批评,也许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评价方式,利用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如授予“朗读大王”、“爱思考大王”、“背诵大王”等称号,对表现好的学生就给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的头衔式评价就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主体性。就有利于促进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和老师构成有效的双边活动,从而取得教与学的高效。
  二、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拼音
  拼音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识字,走进语文的重要前提,因此,有效语文教学源于有效拼音教学。我们知道,语文源于生活,作为语文入门的拼音也不例外。生活化情境就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唤醒学生现有经验,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由于这四个声母的读音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难,我们就可创设生活化情境——“招待客人”来教学: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次出示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由于他们名字很特别,我们给他们打招呼的时候需要我们把舌翘起来,这样就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请进门时又念了zh、ch、sh、?r的认读。在这个情境中既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ch、sh、r的认读。实践证明,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多读多练,既能帮助学生突破拼音学习难关,又能发展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更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识字量大,任务重,而且枯燥,传统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倍感乏味,效果不甚理想。在今天,我们要创新识字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增强识字乐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一)编字谜识字。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编儿歌识字。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三)活动中识字。
  (1)在读读背背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在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识字,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咏鹅》、《春晓》、《村居》这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2)在读读画画中识字。教学中,通过认偏旁,析字形进行识字,效果较好。让学生在读读画画的过程中,把你认识的偏旁和相对应的字画上相同的颜色。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总之,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施教,但不论哪种方法,调动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最主要的。因为有效教学,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肖芳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2012年。
  [2]胡欢,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年。
  [3]仇玉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08年。
  • 【发布时间】2018/4/3 14:27:39
  • 【点击频次】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