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抓好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抓好;实践策略;
【正文】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课内阅读的一种新的活动,而是语文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更是学生见多识广、增大知识面的最有效平台。我们知道,课内时间有限,课内的阅读更有限,要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更难以实现,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抓好课外这个大土壤,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能进行更多的阅读实践。下面,我把一些实践做法与心得与你共勉。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要坚持以课内带课外的理念,让学生课内阅读兴趣之火点课内阅读的实践,能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我们知道,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时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认识它,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就提高了。而小学生虽然好耍好玩,但有强烈的阅读兴趣,还是会内驱他们把阅读当悦读而积极参与。因此,激发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可在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各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受益无穷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等。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学生能随手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即书源;软件方面主要是具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都想读的一个你追我赶的环境。而上文的兴趣培养,教师的以身示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营造氛围,这儿就不再论及。下面主要谈谈硬件阅读氛围的营造。
(一)利用好“班级图书角”,让人人都参与到读书中来。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图书角”,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班级图书角借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可在图书角上张贴“爱护书籍公约”,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并选好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借书还书。另外教学生修理书的本领,学会给书包皮、制作美丽的书签,小书架等,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喜欢上书本,再渐渐地喜欢上读书。
(二)发挥“图书馆”功能,周周开设读书课。随着教育均衡发发展的全面推进落实,各个学校的图书馆(室)都有了较好的改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不闲置,就不会浪费。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把学校图书馆定期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随时找到适合自身需要的书源。为此,我们学校方面要配合语文教师,作为图书的借阅活动,做到由专人负责,分期安排各班图书管理员到图书馆借书还书。而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借回来的书安排学生去读,在时间上要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是内驱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收益的保证。教学中,我们在课内注重方法授与,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做法。实践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眼到”,就是要看着读,不能读“望天书”,这是小学生犯的错,可从指着读开始,随着识字量增大,年级增高,可逐渐过渡到扫描读,浏览读。而“口到”,就是要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朱熹在《训学斋规》说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对于好的语句,我们仍需要精读,甚至背诵。“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手到”就是要读书要自己动动手,通过标圈画点等行为,摘录撰写等。这“四到”到了,只要坚持,说明也就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了。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保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能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更多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四、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
开展“读书展示会”,交流知识和方法。举办读书展示会、心得交流会、阅读方法交流会等,从知识、能力等角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正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俩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这样,不但使学生的阅读方法增加了,知识面拓宽了,更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有了一种成就感,这种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总之,抓好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事,其意义在新课标实践中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要深深知道阅读在语文学习,人生见识中的重要意义,因而要放大步子开展阅读教学,抓好抓实课外阅读,让学生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丽丽,试议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2016年。
[2]鲍奎,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年。
[3]谢雅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价值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7年。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要坚持以课内带课外的理念,让学生课内阅读兴趣之火点课内阅读的实践,能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我们知道,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时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认识它,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就提高了。而小学生虽然好耍好玩,但有强烈的阅读兴趣,还是会内驱他们把阅读当悦读而积极参与。因此,激发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可在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各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受益无穷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等。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学生能随手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即书源;软件方面主要是具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都想读的一个你追我赶的环境。而上文的兴趣培养,教师的以身示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营造氛围,这儿就不再论及。下面主要谈谈硬件阅读氛围的营造。
(一)利用好“班级图书角”,让人人都参与到读书中来。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图书角”,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班级图书角借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可在图书角上张贴“爱护书籍公约”,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并选好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借书还书。另外教学生修理书的本领,学会给书包皮、制作美丽的书签,小书架等,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喜欢上书本,再渐渐地喜欢上读书。
(二)发挥“图书馆”功能,周周开设读书课。随着教育均衡发发展的全面推进落实,各个学校的图书馆(室)都有了较好的改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不闲置,就不会浪费。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把学校图书馆定期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随时找到适合自身需要的书源。为此,我们学校方面要配合语文教师,作为图书的借阅活动,做到由专人负责,分期安排各班图书管理员到图书馆借书还书。而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借回来的书安排学生去读,在时间上要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是内驱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收益的保证。教学中,我们在课内注重方法授与,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做法。实践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眼到”,就是要看着读,不能读“望天书”,这是小学生犯的错,可从指着读开始,随着识字量增大,年级增高,可逐渐过渡到扫描读,浏览读。而“口到”,就是要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朱熹在《训学斋规》说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对于好的语句,我们仍需要精读,甚至背诵。“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手到”就是要读书要自己动动手,通过标圈画点等行为,摘录撰写等。这“四到”到了,只要坚持,说明也就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了。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保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能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更多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四、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
开展“读书展示会”,交流知识和方法。举办读书展示会、心得交流会、阅读方法交流会等,从知识、能力等角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正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俩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这样,不但使学生的阅读方法增加了,知识面拓宽了,更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有了一种成就感,这种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总之,抓好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事,其意义在新课标实践中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要深深知道阅读在语文学习,人生见识中的重要意义,因而要放大步子开展阅读教学,抓好抓实课外阅读,让学生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丽丽,试议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2016年。
[2]鲍奎,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年。
[3]谢雅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价值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4/3 14:28:38
- 【点击频次】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