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电教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国军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摘要】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要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功能优势,能起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和变复杂为简单,快速提高道德与法治育人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电教手段;运用;
【正文】电教手段是现代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校园的推广,电教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越来越密切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内容较多,这是由它的教材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决定的。从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特点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多数以故事、图片为主,一篇课文后面都配有材料事例、或故事、或图片,用来说明课文的一个观点,这些事例、故事、图片很容易制成课件,若事先录成录音或制作视频,上课时,在课堂上播放。这就为电教手段的应用提供了方便。
  从新课改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特点来看,道德与法治课旳课堂教学主要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作用,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仅道德观念的形面需要情感的参与,而且在道德行为的实践方面也要在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区分出美丑,判断出是非,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以多媒体为主要的电教手段最能起到这个作用。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也为电教手段的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呈现情境,起到化虚为实的效果
  目前,我们课堂中主要的电教手段就是多媒体,其终端是电子白板,运用这种手段教学,能把不在学生面前的事物通过直观呈现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起到创设直观情境的作用,达到了化虚为实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世界文化之旅》这一内容时,对于我们很多学生没有切身感受,更不说文化之旅了。为此,我们可提前准备一些资料,然后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其他国家的良好文化习惯以及异域风土人情,再配合生动优美的解说,非常有效地创造了吸引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同民族文化,从而让学生在视听之中感受到世界不同民族文化,起到了化虚为实的作用:学生们通过耳听眼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就很容易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二、活化教材,起到化静为动的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课课本上,虽然有很多图片。但它只是死板的画面,是静止的。如果把图的内容制成课件,投放在电子白板屏幕上,静止的画面就会动起来,活生生的画面更能起到刺激感官、形象逼真、激发情趣的作用。这样,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更深刻。例如,在教学《百年抗争》一章节中,其题目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邓仕昌与甲午战争”,照书上图片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将教材上这些图片、以及影剧中相关视频通过剪辑制作成课件,上课时用屏幕放出来,使抗争场面再现,这样通过图片和视频的直观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看得更形象、生动、逼真,有利于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直观形象,起到变抽象为具体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道理或观点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条文,有些道德观点甚至表现得空洞、干巴。若通过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就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讲《艰苦奋斗》一课,艰苦奋斗就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如果老师把电影《铁人》王进喜脚踏荒原,头顶蓝天,发扬人拉肩扛,自力更生的精神,为祖国钻井找石油的场面剪辑下来,课堂上放给学生们看,边看边给同学们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就是党提倡和发扬的艰苦奋斗精神,这就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这样就把很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更便于学生理解。
  四、降低难度,起到变复杂为简单的效果
  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事物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而电教手段具有简捷、明快、易懂等特点。因此,在道德与法治中讲述这类课文时要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使其降低难度,起到由复杂变简单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这一课中,对于学生来说,经济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充满活力”更难以理解,文中的“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生产力”等都是抽象的概念,这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即使看过教材的,也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这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展现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如实力雄厚的:石油化工、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机械、冶金等。技术先进的: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超级计算机等。通过动感的实体演示,配合声音、文字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效果特别的好。这样就把一个个复杂的内容,通过简单的直观呈现和氛围营造,就让学生掌握了。
  以上是我把电教手段与道德与法治课整合的所得到的感受,要知道,道德与法治不仅有传授知识的功能,更有德育的功效,是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时期的另一学科担当,其目的仍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这一学科教学中,我们仍需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手段施教。本文仅以电教手段的运用所产生的作用阐述自身实践体会。总之,对于电教手段的运用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应用电教手段必须恰到好处,否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有效的运用,我们还必须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教学法知识,才能使之作用发挥更佳更好。
  参考文献:
  [1]蒋福军,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宁夏教育,2017年。
  [2]李小琼,电教手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6年。
  [3]刘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6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3:35:08
  • 【点击频次】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