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探究

 

【作者】 龚成会 黄永翠

【机构】 四川省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

【摘要】 亘古至今,文字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创造之一,仓颉造字这类有关文字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经过上千年文化的锤炼,文字中总是涵盖着人们内心难以言说的感情,只能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基础之一,不仅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也一直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重点,因为阅读教学若能成功,将有助于学生语文的学习,若不能成功,将使学生对于语文无法产生兴趣。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做出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正文】语文属于入学以来的基础性学科,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文字语言的魅力,随着语文的深入,我们能够对文字发展和创新更加了解,对其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情感能够更加明白,对我们了解古中国历史也极有帮助。而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那么老师就更有义务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中,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们如何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和认识,老师也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运用,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将读写统一起来,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恰当地引入作文素材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兴趣。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学、大学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是组成语文的关键。读写结合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中之重,还是帮助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小学阅读教学。阅读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在阅读和写作的双重训练下,学生可以不断掌握语言表达,可以不断充实自己在语文问题上的空缺。尽管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两者密不可分,若缺少了写作,就算阅读得再多却不会表达,若缺少了阅读,就算满腹哲学却无法写出来与人共享。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学生不断地理解文字的内涵,同时用文字写出心中所感。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1. 写日记
  写日记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同时,日记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学习的情感体验,还能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但是,许多小学生记日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会导致日记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发挥日记的作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版《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中,文章主要是通过描写双龙洞中双龙、石钟乳、石笋等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写一篇日记,在周末的时候游历家乡山水,并将家乡的美景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抒发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游历家乡美景后才能够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所见所闻记在日记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翻阅自己的日记进行反思,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
  2. 仿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满足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注意培养学生领悟教材文章情感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章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的能力,并通过仿写的形式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而这些优美的语句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小学生可对优美语句进行仿写,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不同写作方式的作用。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新版《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通过描写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简陋的环境来表达总理朴素的生活习惯,让人对总理心生敬畏。通过描写总理审阅记录稿的动作可表现出总理认真、敬业的精神。而对总理将转椅扶正的动作则可表现出总理认真的生活态度。而从作者内心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从侧面反映出总理低调的性格。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让学生将这些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 读后感
  读后感是作者在阅读完文章后对文章内容所产生的触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将读后感写下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有感而发,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对课文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并延伸到自己身上,反思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课文中提到有的人读书是为明理、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挣钱、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做官、还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吃饭。所以,每个小学生读书的目的也会不同,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能让学生将自己对读书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读书的目标更明确,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努力实现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和写作之间融会贯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写作与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的存在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写作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共同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志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
  [2]杨海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3-54.
  • 【发布时间】2018/5/3 13:41:56
  • 【点击频次】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