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加强汉语言文学研究丰富特殊教育教学内容

 

【作者】 孙 亮

【机构】 山东省蒙阴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和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将汉语言文学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相结合,在特殊教育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以此改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特殊教育;教学内容;
【正文】在特殊教育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将汉语言文学作为重要内容学习,尤其是部分教师不太会汉语言文学,因此,汉语言文学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可见,将汉语言文学连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教师的语文水平,同时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是,如何有效地在特殊教育中应用汉语言文学呢?下文将进行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和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将汉语言文学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相结合,在特殊教育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以此改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在特殊教育中,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激发汉语言文学教学兴趣,从实践中,教师应当明确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学的区别,汉语言文学是包含在语文教学中的。例如:对于特殊教学中的视力残疾学生,教师更应当重视实践方面的锻炼,让学生仔细品味文学,而在文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诗词歌赋,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运用,对于能否教好汉语言文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再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文体种类的学习,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自己写诗歌,自己读诗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对文学是充满了渴望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从而教好文学。
  汉语言文学不同于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需要学生从文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他,感受文学的温度和文学的温暖,因此,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应当不断在学习中实践文学,体会文学,热爱文学,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学学习。在特殊教育中应用汉语言文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文学中感知爱的存在。
  二、汉语言文学的多媒体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更多地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学校,更加广泛和丰富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因此,在特殊学校进行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引入这样的技术,用多媒体丰富整个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汉语言文学中的较好的素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或者是用多媒体呈现汉语言文学中所描述的一切画面。现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文学,让学生不断理解和运用文学。每个阶段都有教学任务,可是学习本身是不分阶段的,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强课本的生动性。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进行素材的收集,在课堂上再进行展示,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内容,生动形象。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在特殊教育中讲授汉语言文学,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三、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体是人,同时人文关怀也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和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特殊教育的学生而言,其身体是残缺的,但是如果文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将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最好的人文关怀,是充满温暖和阳光的。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文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如果教师给学生多一份关爱,让学生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开心愉快地成长,就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世界的温暖。汉语言文学本身是具有感动的,带有情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爱,感受爱,更好地生活。因此,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人文性,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的元素,让学生能开心愉快地学习,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在游戏互动中,更好地丰富知识,学习新知识。采用游戏为载体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再如: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例如,展示相关的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其经历虽然是惨痛的,但是,她从未放弃过,仍然凭着毅力,继续学习,最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成了特约记者,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与桑兰相比,现在的孩子很幸运,桑兰都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梦想,那你们呢?还有理由放弃么?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努力,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相反,孩子们应当更加努力,不断拼搏,不要因为同正常人有差距就放弃,而是应当奋起直追,追赶正常人,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在自我展示中迎来自信 
  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自我表现欲,让他们表现自己的特长,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得到愉悦的体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表现好的学生,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师给唱歌好听的学生提供演唱的机会,却常常忽略了那些唱歌跑调的学生,而在我们聋校的律动教学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现象呢?  
  我认为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疏导他们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在律动教学中,我对一些认为自己舞姿不优美、怕丢脸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堂教学时间里,我安排了“五分钟表演制”,先用开课时的五分钟左右时间,让1—3名学生表演以前学习的内容,可以跳一个芭蕾手位,也可以跳一个动物律动。起初,多数学生怕丢人现眼,不愿上前表演,在经历了“畏首畏尾——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过程后,现己形成一道“以登台为乐,以表演为荣”的亮丽风景线。
  课前五分钟表演表演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增长了聋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鸟儿高飞需要广阔的天空,鱼儿遨游需要宽阔的海洋,让聋生自信地展现自我,需要我们每一位特教工作者为其搭建施展个性的舞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需要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为聋生拥有一个自信的明天而上好每一堂律动课。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让特殊教育的学生从文学中体会不同的人生,让特殊教育的学生拥有自信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带来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和文学的温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中国特殊教育,2004,2 
  [2]马庆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 【发布时间】2018/5/3 13:54:52
  • 【点击频次】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