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

 

【作者】 曾宪碧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希望分部

【摘要】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要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大学生思维培养力度,运用多种方法开启培养之旅。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正文】随着世界竞争激烈的加剧,培养学生竞争力核心的之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赞可夫曾告诫我们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而小学数学,具有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良好优势,因此,作为这一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好更多的思维培养教育。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调动,有利于学生“产生出新的思想、感情和词语”。这就是思维的创新结果。因此,以培养兴趣为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既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我们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此时的思维活动也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多年实践来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二、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后来,他又补充说到:“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氛围营造,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与参与到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中来。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营造这种环境,我们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进行: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抓住小学生向师性强的特点,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果;二是利用幽默风趣的、亲和力强的教学语言,特别是激励的评价语言,使之产生“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东西”效果,也能让学生紧紧参与到教学中来。三是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能给学生新颖、身临其境之感。这些都能营造出宜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都能促进学生思维放飞,想象驰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良好的天然土壤。
  三、搭建动手操作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近代一位教育名人更直接告诉我们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中,我们可搭建平台,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来获取知识,这不仅符合儿童从直观的动手思维发展到具体的形象思维,再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量身高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如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如,在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时,如果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要理解并记住1/3是非常难的。
  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创新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求异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看待问题或解决问题。因此,利用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策略。例如,我们在解答这样一道数学题时,电子白板呈现: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l63.5×2-163.5÷3=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也就是说,在一题多解的实践中,是很利于学生思维创新的,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找到新途径,从而能将新的思考转换成一条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多想方法,多搭建平台,让学生有一片思维放飞、自由发挥的空间吧,让他们在乐学、好学中扬起思维的风帆。
  参考文献:
  [1]王子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青年与社会,2012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3:56:21
  • 【点击频次】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