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冉晶兵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要转化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与科学实验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努力增强实验教学趣味性、知识性,从而达到唤起学生创新实验的创新性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运用;
【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班班通”工程在县域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由来已久的事。我们知道,小学科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而并非是系统的知识教学。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注重科学启蒙教育的学科教学,我们务必注重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愉悦性,准确把握深度和广度,实现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的深度整合,通过丰富多彩、声画并茂、突破时空、跨越宏、微之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下面,我结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谈多媒体与之整合的实践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学起于趣,尤其是小学生。作为学习动力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增强学习主动性的情感内驱。实践告诉我们,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好奇,有了好奇就有创新,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大胆也猜想,主动去研究、勇于探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这种科技手段,对学生这种精神能进行很好的培养和扶持。例如,在教学《骨骼》一课时,虽然人人都有骨骼,但在皮肤里面,不可能搞解剖把肉划开,让学生观察。因此,要让学生认识人体的骨骼还是比较抽象。要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动手“摸”自己的骨骼、看挂图外,就只有讲解了,但这样的方式传统已经给我们证明,是低效的。而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通过电子白板或智能电视的大屏展示,一下子就能给学生一个清晰、具体的印象。既直观又生动,不仅让学生旦知道了什么是骨骼,还建立了人的整体骨架概念。如此把抽象的问题化为直观形象,化复杂问题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既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偷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教学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教学的知识性
  虽然科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强调启蒙性,但也不能忽视知识性问题,因为科学素养的首要要求就必须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消极做法。我们知道,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毕竟有限,实验中的新知识更有限,因此,一些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表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受条件的局限,致使一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不成功;二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知识面的局限,概括归纳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实验现象和结果,只可意会,不能言表,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使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客观事物的一些规律和现象,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我们来养蚕》一课时,由于人们现在养蚕的太少,要找到实验所需要的蚕卵、蚁蚕很困难,更谈不上亲手养蚕了,况且要去实践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为了达到实验教学预期,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自制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单元的知识,达到了与亲手实验同样的效果,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教学也更轻松,学生感知也更全面。
  三、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实验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显得越来截止迫切。科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平台的实验,本身就是创新实践的训练平台,更要发挥这种平台的积极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创新性,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学中应首先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搭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通过提供大量的素材,诱发学生操作兴趣,激励评价等方式来唤起学生操作的创新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积极动手、更灵活一点设计实验操作方法,更好地观察、总结实验结论。实践中,要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迸发创新激情,必须构建新的教学策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在这些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如电流实验是学生实验兴趣最浓,积极性最高、难度系数最大的的实验之一,在组装使两只灯泡同时发亮的电路中,学生组装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我用视频展示台进行选择性展示部分作品后,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得出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概念、两种方法,部分学生在展示中得到了启发,将几组材料组成既有并联,又有串联的混联电路,这可是我们教学中暂不要求的呀,但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展示台,获得了创新性,以至于有了这样的“杰作”。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中,能用的地方,我们要尽可能地用,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来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有效性。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作用巨大,不仅能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升实验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操作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我们不能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替代实验操作,让实验在“看”中进行,是无法达到实验教学预期的,只有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激趣下更多地参与到“做”中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素养,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亚花,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小学科学,2012年。
  [2]方维芬,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11:08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