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整合;有效性;
【正文】随着“三通两平台”工程的迅速实施,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而小学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也是由来已久的事。我们知道,多媒体是一种以集成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介质的交互技术,能形象直观化知识,创设出适合于学生多种感官需求的学习环境,能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进而受到众多老师热衷喜爱。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其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有效性,即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开课序幕的导入教学,在一堂课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不仅能让学生“收心”,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人脉基础,更重要的是能诱发学生思维参与,铺陈知识,为学生顺利从旧知过渡到新知领域学习中,开启探索之旅。在这一短短几分钟的教学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就是创设情境,为导入教学营造一个利于学生静得下心来,放得开思维的学习环境。而这个,正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做法:“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在导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兴趣作为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激活发展区、处于“愤悱”状态的强烈内驱。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运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动静结合、图文并茂、音影辉映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声、光、色的综合刺激,使学生出现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学习增强探究动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开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一个西瓜解渴。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八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八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先前分得的还少呢?”同学们都笑了,这时教师停放故事,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像这样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快速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为新知习得化难为易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直观呈现,能把新授中的复杂知识,难点知识、易混易淆知识变得简单、容易,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习得快速而有成功体验感。
(一)做动画模拟。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数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课件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时,就可以利用平面图形的移、裁、补、拼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做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同时,向学生展示学习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为巩固练习搭建平台
多媒体通过课前预设,能把我们精心选择的巩固练习题目整合其中,通过电子白板或智能交互电视,在练习环节呈现出来,既不费力,也不费时间。如果使用网络方式进行,还可直接让学生进行练习,而且在作业对与错的判断中,学生还能直接感受到交互设计所带来的激励评价。这是我们传统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呆板的练习形式所不具备的。我们知道,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实现,其培养是需要多种多样的练习实践平台的。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只有我们精心设计,科学整合,其有效性是我们传统手段教学不可比拟的。而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效率与我们初衷还有一段距离。多年的运用告诉我们,要提高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在在运用过程中,应做到灵活运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通过游戏、情景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实际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奉平,浅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J].速读旬刊,2015年。
[2]孙正刚,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J].小学时代,2010年。
一、为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开课序幕的导入教学,在一堂课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不仅能让学生“收心”,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人脉基础,更重要的是能诱发学生思维参与,铺陈知识,为学生顺利从旧知过渡到新知领域学习中,开启探索之旅。在这一短短几分钟的教学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就是创设情境,为导入教学营造一个利于学生静得下心来,放得开思维的学习环境。而这个,正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做法:“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在导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兴趣作为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激活发展区、处于“愤悱”状态的强烈内驱。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运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动静结合、图文并茂、音影辉映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声、光、色的综合刺激,使学生出现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学习增强探究动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开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一个西瓜解渴。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八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八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先前分得的还少呢?”同学们都笑了,这时教师停放故事,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像这样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快速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为新知习得化难为易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直观呈现,能把新授中的复杂知识,难点知识、易混易淆知识变得简单、容易,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习得快速而有成功体验感。
(一)做动画模拟。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数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课件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时,就可以利用平面图形的移、裁、补、拼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做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同时,向学生展示学习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为巩固练习搭建平台
多媒体通过课前预设,能把我们精心选择的巩固练习题目整合其中,通过电子白板或智能交互电视,在练习环节呈现出来,既不费力,也不费时间。如果使用网络方式进行,还可直接让学生进行练习,而且在作业对与错的判断中,学生还能直接感受到交互设计所带来的激励评价。这是我们传统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呆板的练习形式所不具备的。我们知道,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实现,其培养是需要多种多样的练习实践平台的。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只有我们精心设计,科学整合,其有效性是我们传统手段教学不可比拟的。而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效率与我们初衷还有一段距离。多年的运用告诉我们,要提高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在在运用过程中,应做到灵活运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通过游戏、情景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实际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奉平,浅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J].速读旬刊,2015年。
[2]孙正刚,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J].小学时代,2010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13:46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