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探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遵循;
【正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还要能指导别的学科教学教师制作。因此,我们应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设计能力。从现实中看,我们很多老师能够设计制作,但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从我自身多年实践来看,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不是随意把文本、动画、声音和视频整合其中就可以了,还需要遵循一定原则,才能使我们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实用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
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首要原则,那就是要讲实用性。这是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不仅其实效性不高,我们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制作。而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体现在哪?就是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达成。盲目的使用电教媒体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手段从属于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直观明了,能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能将抽象的知识通过缩、拉、移、旋、切、拼、补等变换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兴趣、产生心灵呼应,从而自觉地参与学习、研究和探索。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二、简约性原则
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的刺激,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一是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色彩数量不能过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二是突出重点,避免出现复杂的动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必要一定要添加一个精彩的开头,内容的进入和退出最好采用淡入和淡出的方式。三是减少文字显示数量,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四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现象的描述以及概念的解说不要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尽量不要出现背景音乐和解说。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人”、“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主要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三、科学性原则
又叫正确性原则,这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课件是否具有科学性原则,我们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断定:一是课件的内容要科学,能正确反映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原理和规律。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情科学。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关键知识点的呈现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学中,我们不能全盘运用多媒体课件,应在使用时间和机会上科学,做到适当运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同时能够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理解、质疑、合作交流并激发创新;三是课件内容信息量科学。信息量如果太大,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挤满,教师教学的机智、灵活必然受到制约,不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和教学程序上的修正与变通。现在有的课堂上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教师只用多媒体,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痕迹,黑板干脆成了“空板”;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四是课件呈现的元素要科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课件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元素,如没必要的GIF动画、声音等,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得不偿失。这些元素的出现是不科学的,对于初高中学生的教学,就没有这种必要。设计时,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花哨”上。这是我们很多初次设计制作者容易犯的毛病。
四、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只有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事半功倍。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启发式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动作、手势、表情、姿态、板书、演示、实物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能言传身教,适应学生变化。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多种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如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以及三者的整合知识。要知道,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一定活动方式的构成体。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所需要的多项能力,努力将其制作得更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相龙芬,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
[2]周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5年。
[3]刘蓓蓓,浅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及要点[J].成人教育,2008年。
一、实效性原则
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首要原则,那就是要讲实用性。这是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不仅其实效性不高,我们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制作。而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体现在哪?就是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达成。盲目的使用电教媒体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手段从属于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直观明了,能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能将抽象的知识通过缩、拉、移、旋、切、拼、补等变换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兴趣、产生心灵呼应,从而自觉地参与学习、研究和探索。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二、简约性原则
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的刺激,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一是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色彩数量不能过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二是突出重点,避免出现复杂的动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必要一定要添加一个精彩的开头,内容的进入和退出最好采用淡入和淡出的方式。三是减少文字显示数量,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四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现象的描述以及概念的解说不要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尽量不要出现背景音乐和解说。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人”、“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主要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三、科学性原则
又叫正确性原则,这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课件是否具有科学性原则,我们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断定:一是课件的内容要科学,能正确反映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原理和规律。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情科学。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关键知识点的呈现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学中,我们不能全盘运用多媒体课件,应在使用时间和机会上科学,做到适当运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同时能够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理解、质疑、合作交流并激发创新;三是课件内容信息量科学。信息量如果太大,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挤满,教师教学的机智、灵活必然受到制约,不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和教学程序上的修正与变通。现在有的课堂上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教师只用多媒体,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痕迹,黑板干脆成了“空板”;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四是课件呈现的元素要科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课件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元素,如没必要的GIF动画、声音等,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得不偿失。这些元素的出现是不科学的,对于初高中学生的教学,就没有这种必要。设计时,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花哨”上。这是我们很多初次设计制作者容易犯的毛病。
四、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只有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事半功倍。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启发式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动作、手势、表情、姿态、板书、演示、实物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能言传身教,适应学生变化。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多种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如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以及三者的整合知识。要知道,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一定活动方式的构成体。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所需要的多项能力,努力将其制作得更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相龙芬,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
[2]周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5年。
[3]刘蓓蓓,浅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及要点[J].成人教育,2008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14:25
- 【点击频次】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