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事业单位改制转型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 郭 浩

【机构】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红花埠收费站

【摘要】 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的推进,事业单位职工原有身份、薪酬、福利、职业前景均受到影响,职工在心理上势必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和波动。消除职工面对单位改制的消极情绪,关键在于提升职工思想意识,使之视改制为机遇和希望。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制,思想波动,思想政治工作 ;
【正文】事业单位,是在我国特殊国情和特殊经济环境下的特殊产物,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使用国有资源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运行主要依靠政府资源,这种运行模式顺应了先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需要。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这种事业单位完全由政府主导发展的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庞大的事业单位体系使国家财政压力日益增大,事业单位发展也面临困境、瓶颈。
  2011年3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各地相继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由于单位体制的转变,事业单位职工原有身份、薪酬、福利、职业前景均受到影响,职工在心理上势必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和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单位的整体环境。
  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运行多年后,单位人员身份复杂、职工年龄跨度较大,职工面临改制心理波动较大。以我所在单位为例,由于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国道收费站人员与高速公路原有人员进行了交流,单位职工存在事业编、企业编、合同制等身份的差异,其工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改制后,由于单位体制和职工身份的转变,待遇差异在逐步缩小,职工心理变化势必不同。如何在事业单位改制转型期内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教育职工、引导职工正确面对改制,首先需要我们理清:
  一、改制过程中员工思想波动的主要表现
  1、面对单位改制,部分职工存在抵触、畏惧心理。存在这种心理主要是一些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内心早已根深蒂固的习惯于事业单位“铁饭碗”、习惯于事业单位安逸稳定工作生活状态的职工。事业单位改制,对于他们来说将意味着面临巨大竞争,意味着失去现有福利待遇和退休后高额的退休工资。所以这部分职工害怕改制,担心单位转为企业后,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自己也适应不了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工作压力和一些拼搏意识强烈的年轻人,从而影响自身在单位中的地位、收入。因此他们较为抵触事业单位改制。
  2、部分职工渴望单位改制,对事业单位改制持欢迎态度。过去由于事业单位体制的限制,单位在运营机制上类似于政府机构,特别是在收入分配和职位晋升机制上,对于年轻职工和工作能力较强的非事业编制员工来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制进程的加快,这部分员工在本单位改制以前已意识到事业身份带来的稳定工作生活环境已不长久。而事业单位改制为这部分职工提供了可以发挥自身年龄、能力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拼搏提升的平台。
  3、部分对单位改制持摇摆、观望的态度。这部分职工往往早已认识到事业单位体制的弊端,希望通过改制获得更好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但他们同时也怀疑自己和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不能保证自身现有的待遇和前景,留恋事业单位为自己创造的安逸稳定环境。还有一部分职工由于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安逸或者上进心不强,原本工作时就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两种情况的职工往往对事业单位改制持观望或者摇摆的态度。
  二、改制过程中职工持不同态度、产生思想波动的原因
  刚刚我们梳理了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职工对于改制所持的不同态度。通过深入分析,我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留恋“铁饭碗”。长久以来,进入事业单位获得事业编制意味着拥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在事业单位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终生都有了保障。而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以为着把手里的“铁饭碗”换成了“泥饭碗”,原本终生稳定的岗位面临着考验,适应不了市场竞争需求就意味着将被淘汰。加上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进步滞后于事业改革进程,在观念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上跟不上改革的思路、行动上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导致对单位体制改革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对单位改革存在抵触情绪,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思想建设问题。
  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员工诉求不同。
  年轻职工,因身份原因在事业单位晋升困难的职工往往面对着赡养父母、抚养下一代的生活重担。由于职业生涯刚刚开始或者改制能够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改制能够使他们取得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职位,通过自身拼搏获得各方面的提升,体现自我价值,实现生活工作的远大目标和抱负。而年纪大的老员工往往习惯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氛围,对改制后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和竞争压力抱有抵触情绪。事业单位的女性员工大多以家庭为重,对事业发展没有太多渴望,多是希望轻松、稳定,事业单位改制带来的好处对她们吸引力不强。而男性职工则因家庭经济、事业发展前景等原因,希望单位改制后能提供更好的职业前景和更高待遇。因此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的职工对待事业改制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事业单位的改制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员工由于自身不同的诉求、思想观念的差异对改制也存在各种情绪。而职工的情绪特别是不满情绪和不安情绪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改制能否顺利进行,也影响着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如何开展好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消除职工面对单位改制的消极情绪,采取何种措施提升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呢?关键在于提升职工思想意识,使之视改制为机遇和希望。
  1、加强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建设,转变职工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开展的教育人、说服人、团结人的工作,其本质是群众工作,重点在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在于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有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政策、决策,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升群众的思想意识。这就需要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红花埠收费站党支部通过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帮助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来提升职工凝聚力。同时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在改制过程中坚持向群众宣讲政策,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帮助他们了解政策、掌握熟悉政策内容,加大单位新形势的宣传,引导职工认清改革新形势,理解改革大环境。由于党支部对待问题不遮、不避,对改制过程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清晰、把握准确,面对问题时就能够把准脉、下对药。通过不断的努力,职工逐渐扫除了思想障碍,彻底摆脱了“铁饭碗”思想,勇敢积极的面对单位改制,增强了他们面对竞争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 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典型模范带头作用。
  顺应事业单位改制要求,红花埠收费站党支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以身作则来带动全站员工转变工作作风,保持乐观积极、拼搏向上的工作作风。同时党员干部以廉树威、以情感人、以德服人,通过率先垂范、现身说法使职工受到潜移默化的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感召。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作风、增强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
  同时,不断发掘职工工作优势和亮点,把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职工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通过不断发掘、树立典型模范,引领单位职工,发挥典型模范的带头作用,逐步形成横到底、纵到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3、 营造单位良好工作、生活、文化氛围,以企业文化带动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它是一个不断积淀、逐步成熟、厚积薄发的过程。红花埠收费站党支部通过组织职工进行走访孤寡老人、演讲比赛、技能竞赛、举行元旦晚会等形式,不断发掘每个科室、每个中队乃至每个职工的自身特点,营造良好的站区工作、生活和人文氛围。
  红花埠收费站党支部通过设立不同特色班组,发挥干部职工的特长,既为职工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又促进了单位各项工作的提升。
  比如,我站的领创QC小组,由我站有机电、计算机等特长的职工组成。主要进行QC成果研发,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效益为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收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快乐说唱兴趣班组,由我站一群能歌善舞、热爱文艺的职工组成。通过编排情景剧、小品等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而爱心穿越者和雷锋中队则致力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扶孤寡老人,救助贫困儿童。先后进行了:雷锋中队成立授旗仪式,为贫困老人拍照留影的“夕阳靓影”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庆三八 献爱心 巾帼建功 勇攀高峰”活动以及“志愿服务耀沂蒙 全民共建文明城”等多项活动。制作了“一生坚守”、“永恒的誓言”、“新春祝福”、“纪念雷锋同志”、“夕阳靓影”、“凝聚她力量 绽放她时代”、“服务沂蒙 共创文明”等多部优秀微视频作品。
  通过站区文化的建设和兴趣班组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成长提供了多元支持,又将职工智慧与公司发展紧密结合。既发挥了职工对提升单位活力的推动作用,又奉献了爱心,服务了群众;既凝聚职工、激发职工潜能,又增进职工交流,促进单位和谐。由文化建设工作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简介:郭浩,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分公司红花埠收费站党支书、站长)
  • 【发布时间】2018/5/3 14:17:25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