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治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学校

【摘要】 生活化理念是让数学回归生活的教学思想,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理念;应用;
【正文】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反哺生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形成就必须在与之相应的平台上才能实现,所谓在游泳中学游泳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化理念便有很好的教学市场,运用这种理念指导教学,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捕捉教材中的生活现象,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虽是生活的抽象概括,但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依稀可见生活的影子。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使其呈现出来,成为学生似曾相识的数学问题。
  (一)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现象施教。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常用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施教,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基础,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故事化、情节化的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强烈的自主探索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易于并乐于接受知识。
  (二)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数学资源。生活是数学问题的源泉,教材中也存在着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就可以凭借地图,根据地图的比例尺,量得地图上自己与远方亲朋居住地的距离,然后求出实际距离,或根据实际距离设计学校平面图。数学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数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去采撷,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从各种渠道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师不权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应用数学。如开展“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一)通过探索学习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应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例构建成数学家模型引进课堂,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源泉。课堂中可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花园图案设计”等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这样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如长方形周长计算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环节:(1)猜猜:如果说给长方形贺卡镶花边,该从老师提供的三种长度不同尺寸中,选择哪种最节省?(2)议议:要确定选择哪种尺寸,要研究哪些问题?收集哪些数据?从而引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合作、实践等方式参与长方形计算,求出花边的长度,明确花边的长度就是长方形周长,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也据此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同时也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二)从数学的视角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如五年级48人去旅游,门票每张50元;如果购买团体票,每张门票可以打八折,团体票必须40张以上,请设计一个购票方案。让学生利用分数、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探索等,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并进行交流直接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可促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
  (三)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内在价值,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如学习《利息》前,可安排学生到银行或储蓄所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等;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总之,新课标在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新时期教学的我们,一定要具有生活化理念,时时把数学与生活关联起来,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的互通中学数学,提生活本领。
  参考文献:
  [1]马振军,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年。
  [2]陈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中华少年,2015年。
  [3]夏兴强,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18:38
  • 【点击频次】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