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作者】 罗 珺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小学校

【摘要】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以阅读为平台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获得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开展;
【正文】传统数学教学,常强调“应试”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如何解题的方法与能力教学,而很少注重对教材文本的阅读。在实践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数学课上不翻书,只要求认真听讲就行了。这种看似高超的做法,却患了致命的错误,忽视了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不能获得数学语言语感培养,也不能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数学语言。在大力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在与定义、定理、概念等文本和数学符号、图表的阅读中发展数学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如:“请问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页才能超过小华?”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超过”。很显然,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数学文本。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很难把握。数学阅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
  首先,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通过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量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
  其次,数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鉴、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知识的学习。
  再次,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勤思多想。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所以,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以身示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若教师没有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其在数学阅读中也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就必须首先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将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观念彻底从思想意识中剔除,并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由传统模式下老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从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与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由于深受“教以应试”影响,如今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以考试作为教学追求。这样的结果,学生只能会做题,不能进行数学阅读,学了很多年数学,却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而如今,我们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将能够最大限度上的提升小学数学成绩。但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所以一定要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一点一点的渗透在课堂中。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将书本上的文字通过新媒体技术转变为生动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要求学生将图片或视频中所表达的数学问题,通过文字描述出来,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是我国小学数学的整体成绩得到全面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在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总之,数学也需要阅读,更需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搭建平台,让学生知道阅读在数学学习,特别是在数学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师生才会更加重视,进而主动阅读。
  参考文献:
  [1]葛素珍,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几点对策[J].中学数学杂志,2005年。
  [2]吴作梁,浅析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J].东西南北,2016年。
  [3]丁玉芳,让阅读走近数学课堂[J].中华少年,2017年。
  [4]兰恬,谈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J].科海故事博览,2011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20:33
  • 【点击频次】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