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初探

 

【作者】 陈晓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小学校

【摘要】 识字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顺利走进知识殿堂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施教,化枯燥为趣味,促进学生快乐识字。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新课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用,要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让他们识字,快速走进语文知识殿堂的前提要提。
  小学低年级处于学生的“扶床学步”阶段,识字任务相当繁重。由于儿童的学习兴趣直接起着支配用,所以应注意挖掘汉字固有的趣味元素,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识字。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再造想象,调动他们参与意识和进取探究的热情,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下面,与大家分享。
  一、讲故事识记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都有一段故事。”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是不可估计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段小故事,变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情趣。通过编故事的方法理解字义,记住字形。
  如教“愁”字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写笔画:解放前,秋天一到,穷人因为没有衣食过冬,心里直发愁。
  又如“失”的教学:一位爱美的夫人,左边嘴角上长出了长条形的黑斑,她当然失望透顶了。
  再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过程叫种。教学“问”时,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就开口问一问。
  二、编儿歌识记
  儿歌因为内容简单,读来朗朗上口而为孩子们听喜欢。因此,根据汉字的字音、意思、形体结构编一些顺口易记的儿歌,帮助学生识记,避免学生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
  如:“碧”字:王大娘,白衣裳,站在碧绿石头上。
  “攀”字:一把大手抓两叉,攀着树枝往上爬。
  “功”字:工人力量大,建功立业少不了他。
  你姓什么,我姓“陈”,什么陈,耳东陈。
  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三、猜字谜识记
  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对他所好奇的东西付之以认真。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字形或字义给出谜面,
  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写出字形,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当他们得到正确的谜底后,会从中大受启发。这样,字形也在快乐之中扎根于学生脑海。
  如:“又是一天大清早,日头初出地平线。”  (旦)
  “一家十口住草房。”                     (苦)
  “两人坐在土堆上。 ”                   (坐)
  “一件皮衣当被盖”,                    (被)
  “两人打着一把伞在院子里散步。”  (两)
  “草一斤,不是草,放在锅里炒一炒。”    (芹)
  “十月十日。”   (朝)
  四、理解性识记
  汉字的教学不仅要识记,还要理解。如果只知其形,而不问其义。那汉字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减少机械识记,增强理解识记和创造性识记,更能帮助学生准确识字。
  如:教学“岔”字:山挡住去路,分出一条岔道。
  教学“办”字:办事要出力,出力要流汗。
  教学“叛”字:从整体分出一小半,跑到相反的一方,这就是叛离。
  有的字在理解时,可以辅之以姿势,以便更直观的展示字义。如:“看”让学生学孙悟空的典型动作,把手罩在眼(目)上。“卡”两手一上一下作通道受阻的动作。
  五、加减法识记
  这是学生运用已认识的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例如“直+木=植”,“直+单人旁=值”,“门+口=?”,“早+草头=?”“日+青=?”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有利于降低识记难度,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形声字的一些特点。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这是把已认识的字去掉某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识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飘落”的“飘”分别去掉三点水和风字旁,便可识记“火车票”的“票”。“坐—土=?”
  六、图画法识记
  汉字从简单的图形到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富有自然的美感,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在汉字每一笔变化中,都拥有它独特的构造美。在教学中,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来分析字形,理解字理,同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
  如:在学生“飞”字时,画一只飞鸟。对照提示,横折钩像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一撇一点是小鸟展开的翅膀。一只飞鸟呈现在眼前,这个“飞”字也被学生牢记在心。
  在“雨”的教学中,“一”就是屋顶,“I”则是柱梁,“”则是打开的窗户,四点是飘落的雨点。一幅屋内赏雨图在“雨”字的演变中成了初始的字模,学生一看即懂。
  “哭”和“笑”更是人类悲伤和喜悦时面部表情的特写。
  在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识字成果,我们要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如讲笑话比赛,故事比赛,介绍我自己,我的家人,我喜欢的小人书等活动,这就促使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扩大识字量。
  教改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小学低段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喜闻乐见的识字形式中,训练其想象、创造、表达能力,培养其质疑习惯,激发其识字兴趣,自主的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字都能用上以上教学形式,但只要我们细心挖掘每一个汉字固有的趣味因素,对文字的结构形状作富有想象和合乎逻辑的表述,那么识字教学将会出现一种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芳芳,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初探[J].语文学刊,2015年。
  [2]梁正敏,学生在乐中识字教学法[J].才智,2009年。
  [3]刘静,主动学习  快乐识字──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读与,2009年。
  [4]杨玉菊,做识字教学的有心人——谈谈我的识字教学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23:55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