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提高;
【正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乏味,再加上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题,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该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等问题就成了老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字形式比较单一。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识字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不明显。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较迟,有些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作笔画分析,学生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熟部件、熟字得不到及时巩固。
(二)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不强。“音、形、义”是构成一个字的三个因素,但在教学时,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的现象多,使重点很难实现,难点更不易化解。
(四)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重视对每个字教的过程,但通过教,使学生了解生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中,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
二、创新识字教学的实践策略
有效的识字教学,需要多种方法施教。特别是应根据生字新词的特点进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字,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形象法识字。汉字中在很多是象形字,如口、耳、目等,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形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通过以图识字的方法,建立直观联系,更有助于识记。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尖”字时,我准备了一枝削尖了的铅笔,并把尖的一头朝上,让学生观察,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二)表演法识字。表演这种活动式教学,很多教师可能在课本剧在教学中运用时能想到表演,其实在生字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表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好动需求,又能让学生发展思维,增强运用能力。我们知道,生字中有很多是动词,学这些有动作性的生字时,我们可通过其蕴含的动作,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识字。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很轻松,也还很踊跃。
(三)比较法识字。比较本身就是加深印象的一种识字方法。我们知道,生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只是偏旁不同,如江——红——虹,梅——悔——诲、鸟——乌,土——士,未——末。学习这一类识字,我们可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记忆。
(四)加减法识字。加减法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较广泛,其原因就是根据汉字特点进行,我们知道,熟字加减笔画变生字、熟字加减偏旁变生字、熟字换偏旁变成生字(即先减偏旁再加偏旁)三种方法。第一种做加法,如?“日”加一笔变成田或目、旦等,“大”加一笔变成“天”“太”“犬”,“木”加一笔变成“本”、“术”、“禾”、“未”、“末”。做减法如“王”减一笔变成三(土)、“禾”减一笔变成木。第二种“禾”字旁加上“口”字旁变成“和”,“木”字旁加上“几”字旁变成“机”;“爸”减去“父”变成“巴”,“爸”减去“巴”变成“父”。第三种更多了,形声字都是这样形成的。
(五)归类法识字。又称“归类识字法”,这是识字教学的传统方法,今天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其优点是时效高,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识字。如服饰类字:衣、裤、裙、袄、袜、袖。蔬菜类、花卉类、水果类、学习类、体育用品等。这样集中归类识字,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效率高、效果好。
(六)游戏法识字。爱游戏是人之天性,小学生更甚之。对于枯燥的生字学习,我们更要抓住学生爱游戏的这种特征,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满足“玩”中获得字的建构。实践中,我们可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例如,在学习了合体字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的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生字特点进行的,如猜字谜识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都能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年识字教学让我感受到,对于枯燥的识字,我们必须要丰富方法,趣化过程,让学生主动识字,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捧,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2016年。
[2]张睿,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之四[J].七彩语文,2016年。
[3]曾程秀,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J].素质教育,2016年。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字形式比较单一。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识字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不明显。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较迟,有些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作笔画分析,学生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熟部件、熟字得不到及时巩固。
(二)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不强。“音、形、义”是构成一个字的三个因素,但在教学时,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的现象多,使重点很难实现,难点更不易化解。
(四)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重视对每个字教的过程,但通过教,使学生了解生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中,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
二、创新识字教学的实践策略
有效的识字教学,需要多种方法施教。特别是应根据生字新词的特点进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字,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形象法识字。汉字中在很多是象形字,如口、耳、目等,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形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通过以图识字的方法,建立直观联系,更有助于识记。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尖”字时,我准备了一枝削尖了的铅笔,并把尖的一头朝上,让学生观察,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二)表演法识字。表演这种活动式教学,很多教师可能在课本剧在教学中运用时能想到表演,其实在生字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表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好动需求,又能让学生发展思维,增强运用能力。我们知道,生字中有很多是动词,学这些有动作性的生字时,我们可通过其蕴含的动作,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识字。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很轻松,也还很踊跃。
(三)比较法识字。比较本身就是加深印象的一种识字方法。我们知道,生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只是偏旁不同,如江——红——虹,梅——悔——诲、鸟——乌,土——士,未——末。学习这一类识字,我们可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记忆。
(四)加减法识字。加减法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较广泛,其原因就是根据汉字特点进行,我们知道,熟字加减笔画变生字、熟字加减偏旁变生字、熟字换偏旁变成生字(即先减偏旁再加偏旁)三种方法。第一种做加法,如?“日”加一笔变成田或目、旦等,“大”加一笔变成“天”“太”“犬”,“木”加一笔变成“本”、“术”、“禾”、“未”、“末”。做减法如“王”减一笔变成三(土)、“禾”减一笔变成木。第二种“禾”字旁加上“口”字旁变成“和”,“木”字旁加上“几”字旁变成“机”;“爸”减去“父”变成“巴”,“爸”减去“巴”变成“父”。第三种更多了,形声字都是这样形成的。
(五)归类法识字。又称“归类识字法”,这是识字教学的传统方法,今天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其优点是时效高,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识字。如服饰类字:衣、裤、裙、袄、袜、袖。蔬菜类、花卉类、水果类、学习类、体育用品等。这样集中归类识字,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效率高、效果好。
(六)游戏法识字。爱游戏是人之天性,小学生更甚之。对于枯燥的生字学习,我们更要抓住学生爱游戏的这种特征,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满足“玩”中获得字的建构。实践中,我们可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例如,在学习了合体字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的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生字特点进行的,如猜字谜识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都能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年识字教学让我感受到,对于枯燥的识字,我们必须要丰富方法,趣化过程,让学生主动识字,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捧,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2016年。
[2]张睿,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之四[J].七彩语文,2016年。
[3]曾程秀,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J].素质教育,2016年。
- 【发布时间】2018/5/3 14:25:00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