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李 蓉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学校

【摘要】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其能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快速地化解教学难点,能有效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多媒体;有效运用;
【正文】随着“班班通”工程的有效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了课堂,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也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现出了极好的交互性能,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一模式,通过其集成的声、光、图、色、影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既获得了良好的手段,又让知识更形象直观,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性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他们勤奋学习的无穷动力,是引导他们跨入知识殿堂的力量源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才能主动与老师一道去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去探索语文学习的奥妙,去感悟下笔如有神的快乐,去体验获得成功的欣喜。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新知,在探究中提高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课前就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精心制作了课件《苦苦挣扎的孔乙己》,上课时先演示课件,让学生观看孔乙己的四幅画像以及旧中国末世大众深陷在封建统治思想、秩序的重压下,麻木、冷漠,没有一点儿生气和活力的一系列社会生活图象,变枯燥无味的文字为图文并茂的画面,十分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后面的阅读、分析教学奠定了基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能快速地化解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化抽象为直观,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效果。我们知道,无言的文字,蕴含着抽象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学生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感知,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而多媒体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负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抓住重点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观舞记》中。那些赞美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言,学生理解就很难。例如:“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这些语言虽然很美,但是有点抽象,“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学生还是不理解,为此,我们可在网上找到关于卡拉玛姐妹表演的一些影像资料,用大屏幕展示出来。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纷纷惊呼起来。借此,笔者发动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再仔细读课文,这样就可以有效化解教学难度,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了。
  三、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课堂上的语文毕竟是“关门”的语文,显得太单一,生活中的语文才是我们语文素养获得培养的最大实践平台。新课标加强综合性学习,就是让课堂上的语文得到“生活”的滋润,更好地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服务生活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种效果,传统为“应试”而追逐的教学显然是不能实现的,在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堂中,才有了打通生活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加强引导,强化综合性学习。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需要展示的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引入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活综合性学习课,提高综合性学习实效。例如,我们在教学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一课前,可以先安排学生分组在网络、报刊杂志上搜集自己喜欢的小说、名人读书故事以及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分组制作《走进小说天地》课件。上课时,先分组演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名人读书故事以及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精彩片段,演示结束,评出“优秀课件制作小组”予以表扬奖励。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畅游小说天地中有意识地将目光引向人生理想,引向社会生活,引向自然世界,在探究中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髙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图象、听配乐朗读片段、猜小说人物,说出小说人物的姓名及小说作品的题目,然后描述这些小说人物的肖备,義备这些小说人物的动作,效果很好。最后,笔者组织学生改写、续写和独立创作,将改写、续写和独立创作的优美文章配乐朗诵、投影出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喜欢上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良好平台,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给语文新课程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语文教师要注意正确运用多媒体,扬长避短,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王慧,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年。
  [2]王正清,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0年。
  [3]顾春辉,运用科技催化效能,生成语文长效教学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运用[J].课外语文,2012年。
  • 【发布时间】2018/6/2 19:28:08
  • 【点击频次】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