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举措

 

【作者】 葛 蕊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

【摘要】 语文是高中课程的主科之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中国人应该学好语文,中文本来就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这门包含拼音汉字、语言运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学科,本身也是魅力无穷。然而目前现状的却是,学生们认为语文不需要听课也可以学好,课堂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警醒,要提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视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正文】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高考的检验,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保证学生语文学习扎实的前提。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和重要任务。笔者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提高个人素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语文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又博又专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什么知识都要了解,什么书都要看。语文教师只有足够的知识和魅力,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感染学生。学生会因为某个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所以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因为自己而喜欢语文学科。老师也要善于根据个人特点,吸引学生“眼球”。有的老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老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老师声音饱满,通过诵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的老师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从个人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一个举手投足沁透着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会如沐春风,会沉醉,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是高效的课堂?
  二、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很强,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在高考指挥棒下运转。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都肢解了,一段段生动的文字让我们分析成了各种语文术语的叠加,这样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了。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全面”意识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还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良好价值观等放到了突出地位,这才充分展现了语文的魅力,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教师不仅要借助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要精心安排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尽可能地优化教学内容,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对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在授课时总恨不得把一篇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全都传授给学生,一节课讲的知识点很多,而学生真正掌握的却很少。现在我采用“分而化之”的做法,把每堂课的内容进行了压缩,让学生在这堂课只掌握一到两个重点,这种切中肯綮的精讲,缩短了授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营造快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都喜欢在有笑声的课堂中学习,因为这样的课堂能振奋学习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何使一堂课在快乐中度过呢?首先,教师应笑进课堂。微笑如甘露,能给学生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天,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学生们感觉到温暖。如果教师板着脸走进教室,甚至把一脸的阴云和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学生就会感到不安,不知课堂上要发生什么,由于紧张、害怕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对课堂效果十分不利。所以,教師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即使教师有不愉快的情绪,也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进课堂。几乎没有一位孩子喜欢总是板着面孔的老师,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很阳光的大朋友”。同时,微笑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老师的一抹微笑,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心心相通的。这样,他们必然会振奋精神,喜迎上课。其次,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长期的打磨。韩愈曾说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能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询问。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厌烦,学生对教师无感情,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快乐教学。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主体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需要双方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化、科学化的课堂。对于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关于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其次再谈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如果教师能做到上面阐述的两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吸引。当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时候,教师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影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对于词汇的记忆,学生普遍反映较难。那么,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记忆方法,以提高学生记忆力来作为突破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诀法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当然还有联想记忆法、相似记忆法。解决了学生记忆难题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条学习的道路。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而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果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学习效率也不错。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至关重要。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语文教学,创意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开拓了学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让科学探究走进课堂,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根本之路。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要从根本上走出语文教学疲于赶进度、苦于应付考试,效率低下的困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重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夏玉庚.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数外学习.2014(3).
  [2]付云常.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3(31).
  [3]韩爱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2(21).
  • 【发布时间】2018/6/2 19:29:10
  • 【点击频次】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