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语言知识;听力技巧;听力习惯;听力训练;
【正文】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听力无论是在语言掌握本身,还是在促发动机和调动情感因素方面都非常重要。
一、掌握语言知识,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要听懂是困难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就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学生辨音能力不强就不能正确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如同化、强弱读、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因此起始阶段训练学生听音素和单词时,1)要注意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单词、数词等。例如:[i:][i],[Λ][a:],[e][V],[s][z],[n][l]等音素.bit/beat,cut/cart, bed /bad,light/night,cause /course等词以及数词18/80,8: 30/8:13,1990/1919的读音区别。2)掌握音素和单词在语流中的变化。常见的变化有四种:①音的省略,指元音音素[i]或[V]在非重读音和重读音中的省略。②音的连读,指在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两个词,当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后一个词是元音开始时,需要连读。③音的不完全爆破。指爆破音[p],[b],[t],[d],[k],[g]后跟破擦音、摩擦音、鼻音或舌侧音时,或者两个爆破音相邻时,前面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而在口腔中形成阻碍,既停顿一下发出下一个音。④音的同化。
二、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掌握听力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要教会学生:
1)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倾听录音,沉着不乱,选择答案要有信心,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
2)利用每大题开始前的指令时间,抢读或边听边看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使听音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3)作听力笔记,强化记忆。把听力材料中最能反映和概括事物特征与本质的关键词,特别是人名、地名、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记录下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用一些自己可以辨认的简单符号、字母或缩写形式来记录。
三、具体训练方法
掌握听力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但英语听力技巧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与学英语其它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因此在内容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作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
(一)听说训练
“ 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而中学阶段的听说训练侧重听音答问和听后复述。听音答问就是让学生就所听句子、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听音时要根据不同句式和不同疑问词来确定不同的听的重点。(二)听写训练
听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在听力课前,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音相近的单词,一些含有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的对话和短文。听音画勾或打叉,听音选图,听音标号或排序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听写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听写的速度。
(三)听读训练
听读训练,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进行模仿跟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传授诸如语音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
(四)视听训练
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英语教学节目及英语电影,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领悟使用语言的能力,拓宽视野,获得乐趣和成就感。①要求学生能简单复述所看内容,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判断。②在进行视听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密切配合。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观看动画片和电影时要注意倾听语言,根据画面和听到的语言去猜测内容而不要去抢看字母。
总之,听力的训练方法很多,而学生听能的形成,靠教师平时授课时多使用英语,力求英语教学情境化,让学生能听会说。同时,适量地让学生听一些听力材料,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听音习惯,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毅.我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1999,(12).
[2]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Z].
[3]刘克兰.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4]黄源深.英语教学听力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1998,(3).
一、掌握语言知识,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要听懂是困难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就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学生辨音能力不强就不能正确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如同化、强弱读、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因此起始阶段训练学生听音素和单词时,1)要注意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单词、数词等。例如:[i:][i],[Λ][a:],[e][V],[s][z],[n][l]等音素.bit/beat,cut/cart, bed /bad,light/night,cause /course等词以及数词18/80,8: 30/8:13,1990/1919的读音区别。2)掌握音素和单词在语流中的变化。常见的变化有四种:①音的省略,指元音音素[i]或[V]在非重读音和重读音中的省略。②音的连读,指在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两个词,当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后一个词是元音开始时,需要连读。③音的不完全爆破。指爆破音[p],[b],[t],[d],[k],[g]后跟破擦音、摩擦音、鼻音或舌侧音时,或者两个爆破音相邻时,前面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而在口腔中形成阻碍,既停顿一下发出下一个音。④音的同化。
二、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掌握听力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要教会学生:
1)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倾听录音,沉着不乱,选择答案要有信心,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
2)利用每大题开始前的指令时间,抢读或边听边看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使听音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3)作听力笔记,强化记忆。把听力材料中最能反映和概括事物特征与本质的关键词,特别是人名、地名、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记录下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用一些自己可以辨认的简单符号、字母或缩写形式来记录。
三、具体训练方法
掌握听力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但英语听力技巧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与学英语其它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因此在内容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作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
(一)听说训练
“ 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而中学阶段的听说训练侧重听音答问和听后复述。听音答问就是让学生就所听句子、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听音时要根据不同句式和不同疑问词来确定不同的听的重点。(二)听写训练
听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在听力课前,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音相近的单词,一些含有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的对话和短文。听音画勾或打叉,听音选图,听音标号或排序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听写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听写的速度。
(三)听读训练
听读训练,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进行模仿跟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传授诸如语音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
(四)视听训练
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英语教学节目及英语电影,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领悟使用语言的能力,拓宽视野,获得乐趣和成就感。①要求学生能简单复述所看内容,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判断。②在进行视听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密切配合。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观看动画片和电影时要注意倾听语言,根据画面和听到的语言去猜测内容而不要去抢看字母。
总之,听力的训练方法很多,而学生听能的形成,靠教师平时授课时多使用英语,力求英语教学情境化,让学生能听会说。同时,适量地让学生听一些听力材料,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听音习惯,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毅.我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1999,(12).
[2]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Z].
[3]刘克兰.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4]黄源深.英语教学听力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1998,(3).
- 【发布时间】2018/6/2 19:50:39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