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李菊花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施教。本文从激发兴趣、搭建实践平台、加强学科整合、采取分层次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高;
【正文】信息技术课程是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设置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这一工具的学习,更好的利用身边有用的信息进行创新实践,发展应用创新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与其它学科的特点,所以对于每个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能尽快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象信息技术这样的课程,我们又如何作实践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下面,把心得体会与你分享。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引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儿童的学习兴趣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围绕兴趣这个主线来进行。
  无论课程内容怎样,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首先,教师在备课上要下工夫,比如,设置一些小的悬念,做一些有趣的小课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小游戏或者选购一些如“开天辟地”,“打字精灵”等CAI辅助教学软件等,在课堂上边演示边讲解,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只是要注意的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让学生爱上网络上的游戏、视频聊天或看电影电视的兴趣。这一点,我们老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因为有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很可能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时,就要登录网络去耍游戏,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早作制止,一旦让他们形成习惯,就难以扭转这个势头了。
  第二,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现在的学生不同以前,他们有许多机会接触世界及外面的信息,应该有很多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所以对他们不能还像以前那样仅局限于书本。应以创造性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上课时,不能老师一言堂,要积极创设情境,埋下伏笔,让学生去思考,留给学生大量时间。如“画笔”这一节时,开始我只对画笔工具中的几种作以简单介绍,剩下内容学生自己看书、动手、上机演示,发现问题集中起来,可由全班同学讨论如何解决。这样就给爱动脑筋,善于发言的学生的一些机会。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绘制出更美的图画。
  第三,加强整合,使其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促其主动学习。如在《初识PowerPoint》时,可以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从而产生要学好PowerPoint的想法。再如在《信息的下载》伊始,我结合语文课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播放有关维也纳的文字、图片的PowerPoint的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学的感情。与其他学科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不需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学生就能主动学习。
  第四,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分层次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操作技能参差不齐,这实际上给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我这里所说的分层次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分出等级教学,而是在原有的班级里,原有的课堂上学习。首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讲授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可以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分配较难的教学任务,可以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一些扩充。由于这部分学生接受速度快,可以利用他们这些优势去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带动起全班的学习劲头,大家比着学,共同进步。
  第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因为这门学科就是一门技术型学科,创新是其主旋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能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简单统计、能制作电子贺卡……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采用多种策略进行,不要把这门学科当成技术活,就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那么简单了。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多法齐施。
  参考文献:
  [1]吴小源,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2年。
  [2]李永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电教月刊,2009年。
  [3]刘国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6/2 19:54:06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