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有效运用;
【正文】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教育教学的领域,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大屏幕、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参与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并赋予课堂教学一股现代气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更会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呢?
一、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仍然不会忘记这一点。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呈现问题的意义,打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课堂上一开始用电脑播放军用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新闻画面,然后用Flash动画模拟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抛物线),炮弹飞行的最高点(顶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接着告诉同学,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些问题都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以充分解决。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内容有如此大的作用时,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注意。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能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教学策略,由于其集趣味性、煽情性和诱思性于一体,作用好,效果明显,被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我们知道,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更是多媒体的得手之作,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本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意识,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三、运用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板书内容过多,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地增加。例如,在三角函数应用的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电脑预设《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三角函数应用题》的内容和多个例题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再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以此来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来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组成元素。再让学生对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进行分类,教师来归纳总结三角形的分类情况:最后,再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强化知识点。这样融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教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事项
(一)多媒体运用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将这种复杂的抽象的东西展示出来。在多媒体辅助下,化抽象为直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同时,如果长期借助这种手段,就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注意把握一个使用度的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必要手段,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一般说来,板书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还包括教师的板演和解答的步骤展示。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演示课件的板书内容是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部分,且往往是一行一行的出现的,思维上的跳跃较大。而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必将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
参考文献:
[1]陆志强,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
[2]吴寿忠,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3]温亚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6年。
一、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仍然不会忘记这一点。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呈现问题的意义,打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课堂上一开始用电脑播放军用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新闻画面,然后用Flash动画模拟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抛物线),炮弹飞行的最高点(顶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接着告诉同学,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些问题都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以充分解决。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内容有如此大的作用时,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注意。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能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教学策略,由于其集趣味性、煽情性和诱思性于一体,作用好,效果明显,被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我们知道,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更是多媒体的得手之作,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本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意识,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三、运用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板书内容过多,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地增加。例如,在三角函数应用的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电脑预设《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三角函数应用题》的内容和多个例题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再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以此来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来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组成元素。再让学生对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进行分类,教师来归纳总结三角形的分类情况:最后,再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强化知识点。这样融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教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事项
(一)多媒体运用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将这种复杂的抽象的东西展示出来。在多媒体辅助下,化抽象为直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同时,如果长期借助这种手段,就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注意把握一个使用度的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必要手段,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一般说来,板书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还包括教师的板演和解答的步骤展示。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演示课件的板书内容是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部分,且往往是一行一行的出现的,思维上的跳跃较大。而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必将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
参考文献:
[1]陆志强,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
[2]吴寿忠,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3]温亚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6年。
- 【发布时间】2018/6/2 20:03:00
- 【点击频次】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