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庞秋霞

【机构】 四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 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在激趣的基础上,化抽象的理论为真实直观,通过多媒体辅助,就能把提效增质变为现实。

【关键词】 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提高;
【正文】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由于理论性强,概念、名词、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我们职专学生学习基础差,极易使学生产生惧学和厌学的情绪,这是令大多数机械基础老师很头痛的问题。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落后,手段缺乏,导致教学有效性较低,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模式基础素养,发展实践能力。在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这门重理论、强实践学科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机械基础教学老师的重要探究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推动学生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情感内驱。我们知道,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主体,他们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可能积极发挥主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进而以学彰教,提高教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一)以“趣”激趣。实施趣味化教学,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于愉悦民主氛围之中。我们知道,实施趣味化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兴趣就会高涨,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更加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二)要以“疑”激趣。学贵有疑。疑是学之始,是点燃思维兴趣的火把。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探究解决的兴趣和热切愿望。而我们现代学生主动质疑习惯差,大多需要教有疑来启发诱导,特别是中职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主动思考和质疑问难的学生更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认知结构,设计一些质疑问难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这样的问题既生活化又有新颖,就能点燃学生思维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
  (三)以“奇”激趣。就是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是学习内部动机产生的源泉。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强,教学时充分利用这种心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变速机构造时,出示问题——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要改变车速为什么会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这个就是生活现象入手,抓住学生好奇心理提问激趣的。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联系实际学理论
  机械基础的众多理论,如果我们为理论而理论的教学,就会显得空洞,过程就会枯燥,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其教学有效性也就不高了。而生活化情境就是让理论置于生活背景之上,让学生感觉到既真实又形象。而且,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内容,讲到制动器时,我们可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如果我们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自行车制动的最有效的办法:A 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后刹前闸。课堂立即活跃起来,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大家立即发表意见。因为他们都熟悉自行车了,也有刹车经历。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但是答案是C,自行车的前闸制动,后闸减速。难怪很多学生选D,主要是注重了减速,而选取了错误选项。而本问题是“制动”。由此引入制动器的教学,水到渠成。可请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情境教学,既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制动器的理论很好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教学,使空洞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功入驻课题,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平台。把多媒体与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整合,是我校从实施教育信息化时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能营造图文并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还能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进行直观呈现,起到化抽象为形象,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的作用。例如,教材中的的各种机构的教学。如果我们不能动态演示,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相反,如果我们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以学习间歇运动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和凸轮机构为例,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既生动直观又深入浅出,使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简单化,在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中,让学生快速获得了理解。
  总之,要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化为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激趣中走向主动探究。而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模式,不能再“一言堂”,一味地把结论、公式硬塞灌输给学生,而应按思维过程规律,引人入胜地提出问题;重点把握分析问题,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具有启发性、现实性和有效性,还能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训练,避免学生一味被动地听,不主动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覃全喜,提高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课教学有效性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
  [2]胡晓达,如何提高中职机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J].读写算,2014年。
  [3]李萌,中等职业机械制造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 【发布时间】2018/7/12 16:54:59
  • 【点击频次】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