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之~分段函数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衔接;分段函数;应用;
【正文】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学习无论是在内容、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点。而如今的教材上有些内容是脱节的,根据我们课题组到贵定中学和贵定一中对高一600名学生的随机的调查了解,初中已经删除或简单化的内容在高中却经常使用,但这部分内容由于时间紧根本没时间详细学习,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我就分段函数来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一、分段函数在初高中教材的对比
特点对比
初中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故内容多,不深,贴近生活,简单形象。高中教材信息量大,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明显加强。
要求对比
初中教材的要求是会求出解析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告诉你自变量的值会求对应的函数值。
高中教材的要求是会求解析式、画图象、定义域、函数值、值域以及函数的最值。
二、找准衔接点,适当补充
1、根据教材的对比我觉得在初中的教学里适当增加分段函数的“画图和求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教学。初中学生就基本达到高中的基本要求。
2、补充“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衔接
1、从思想上衔接:
增加学生紧迫感,消除懈怠情绪。不要认为中考不一定考就不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
2、从学习上衔接:
注意新老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重视探索问题的过程别光注意结果;总结方法和反思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
四、衔接的应用
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例1、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如果一次性购买2㎏以上的种子,超过2㎏部分的种子打8折。若购买量为x㎏,付款金额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解析:分段来列:(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若购买量不超过2㎏时,y = 5x
若购买量超过2㎏时,y = 4(x-2)+10 = 4x+2
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0≤x≤2)4x+2(x>2)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其图象如图所示
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2、求函数 y=4x+8(x≤0)x+8(0<x≤1)-x+10(x>1) 的最大值。
解析:(1)当x≤0时,ymax = 8
(2) 当0<x≤1时,ymax = 9
(3)当x>1 时,y=-x+10<-1+10=9
所以函数y的最大值= 9
例3、求函数y=x2-4x+6(x≥0)-x+6(x<1) 的最小值。
解析:(1)当x≥0时,y = x2-4x+6 =(x-2)2+2
故ymin = 2。
(2)当x<0时,y=-x+6>0+6=6
综上所述函数y有最小值且ymin = 2 。
五、归纳总结
分段函数这个衔接点,我们设计了2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教案的设计经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三次审核,最后一至通过决定实施,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抓好学习分段函数的基础知识的时候,更加突出了图象的应用,重点训练了如何求分段函数的最值的方法。经过考核参加本次学习的50名学生,优分率达到80%,及格率100%。培训使初三毕业生通过衔接课的学习在思想、心理和学习方法上更加象高中生靠拢。减轻了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数学的压力。让他们不在害怕数学,在高中能够开开心心的学习。
一、分段函数在初高中教材的对比
特点对比
初中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故内容多,不深,贴近生活,简单形象。高中教材信息量大,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明显加强。
要求对比
初中教材的要求是会求出解析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告诉你自变量的值会求对应的函数值。
高中教材的要求是会求解析式、画图象、定义域、函数值、值域以及函数的最值。
二、找准衔接点,适当补充
1、根据教材的对比我觉得在初中的教学里适当增加分段函数的“画图和求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教学。初中学生就基本达到高中的基本要求。
2、补充“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衔接
1、从思想上衔接:
增加学生紧迫感,消除懈怠情绪。不要认为中考不一定考就不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
2、从学习上衔接:
注意新老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重视探索问题的过程别光注意结果;总结方法和反思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
四、衔接的应用
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例1、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如果一次性购买2㎏以上的种子,超过2㎏部分的种子打8折。若购买量为x㎏,付款金额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解析:分段来列:(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若购买量不超过2㎏时,y = 5x
若购买量超过2㎏时,y = 4(x-2)+10 = 4x+2
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0≤x≤2)4x+2(x>2)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其图象如图所示
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2、求函数 y=4x+8(x≤0)x+8(0<x≤1)-x+10(x>1) 的最大值。
解析:(1)当x≤0时,ymax = 8
(2) 当0<x≤1时,ymax = 9
(3)当x>1 时,y=-x+10<-1+10=9
所以函数y的最大值= 9
例3、求函数y=x2-4x+6(x≥0)-x+6(x<1) 的最小值。
解析:(1)当x≥0时,y = x2-4x+6 =(x-2)2+2
故ymin = 2。
(2)当x<0时,y=-x+6>0+6=6
综上所述函数y有最小值且ymin = 2 。
五、归纳总结
分段函数这个衔接点,我们设计了2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教案的设计经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三次审核,最后一至通过决定实施,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抓好学习分段函数的基础知识的时候,更加突出了图象的应用,重点训练了如何求分段函数的最值的方法。经过考核参加本次学习的50名学生,优分率达到80%,及格率100%。培训使初三毕业生通过衔接课的学习在思想、心理和学习方法上更加象高中生靠拢。减轻了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数学的压力。让他们不在害怕数学,在高中能够开开心心的学习。
- 【发布时间】2018/7/12 16:59:43
- 【点击频次】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