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运用;
【正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整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等功能优势,使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来辅助。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一、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多媒体虽是作为一种科技手段走进课堂的,但是以一种辅助身份来参场的。我们不能以辅为主,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那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首先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实际,该用则用,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借助其优势,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提高语言文字的训练效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如果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实践中,应避免一个误区:以形象代替想象,容易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便于把抽象的概念和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实物,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但是教师如果忽略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象能力发挥的权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遵循“三适”原则,做到科学合理运用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但要把这种优势有效发挥出来,转化为教学优势,就必须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运用。那怎样才算科学合理运用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就必须遵循“三适”原则,即媒体的运用须以“适时、适当、适度”为原则,找准教材与媒体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教学时机,以突破难点为追求,化抽象为形象,让教学生动,提高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有效时机主要有三种,是我们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大好机会,在这个点上做到正确运用,其效果是最好的。
一是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运用多媒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时,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电脑,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需,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激情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受阻而又急于想弄清楚之际,便是多媒体上场的机会了;
二是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的时机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可谓是常见了,但我们也要做到适时使用,这样才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有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巧妙使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景有目的地剪裁,去粗取精,来唤起学生的回忆与补充学生视觉表象不足,学生凭借多媒体与亲身体验,将情景转化口头语言,再转化为书面语言。在这样的学生中,学生既参与了语言的实践活动,思维也从形象直观步入抽象概括。
三是抓住感情需求时机运用多媒体。丰富的感情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获得最佳效果,如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针对学生对圆明园缺少直接的感观印象,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再现圆明三园的美景,由于图像的烘托,音乐的渲染,促进了学生的视听感知,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八国联军火烧的视频,学生看到如此美景化为灰烬自然产生一种憎恨之情,由此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爱国意识。
三、结合教学内容实际,配合传统媒体施教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作出各种学习反应。而多媒体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在这些辅助手段中,只有有益于语文教学,有益于学生快速理解,其实媒体的种类并不重要。因此,在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曾经在语文教学中还能发挥作用的一些传统媒体,如果我们配合使用,如与挂图、板书、模型、演示等手段也相统一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实践也表明,清晰的挂图、优美整洁的板书、逼真的模型动感十足的演示等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各种媒体的运用在组合上要体现科学、合理、高效,须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方面来选择、组合媒体。?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现在还是很倡导教师板书,这一传统手段作用还相当大,需要我们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与之配合作用。
总之,多媒体是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工具,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充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更好的自我投入到教育教学战线中来,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修彩红,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2014年。
[2]王娜,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4年。
[3]江晖,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冷思考[J].教育观察,2012年。
一、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多媒体虽是作为一种科技手段走进课堂的,但是以一种辅助身份来参场的。我们不能以辅为主,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那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首先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实际,该用则用,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借助其优势,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提高语言文字的训练效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如果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实践中,应避免一个误区:以形象代替想象,容易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便于把抽象的概念和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实物,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但是教师如果忽略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象能力发挥的权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遵循“三适”原则,做到科学合理运用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但要把这种优势有效发挥出来,转化为教学优势,就必须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运用。那怎样才算科学合理运用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就必须遵循“三适”原则,即媒体的运用须以“适时、适当、适度”为原则,找准教材与媒体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教学时机,以突破难点为追求,化抽象为形象,让教学生动,提高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有效时机主要有三种,是我们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大好机会,在这个点上做到正确运用,其效果是最好的。
一是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运用多媒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时,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电脑,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需,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激情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受阻而又急于想弄清楚之际,便是多媒体上场的机会了;
二是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的时机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可谓是常见了,但我们也要做到适时使用,这样才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有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巧妙使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景有目的地剪裁,去粗取精,来唤起学生的回忆与补充学生视觉表象不足,学生凭借多媒体与亲身体验,将情景转化口头语言,再转化为书面语言。在这样的学生中,学生既参与了语言的实践活动,思维也从形象直观步入抽象概括。
三是抓住感情需求时机运用多媒体。丰富的感情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获得最佳效果,如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针对学生对圆明园缺少直接的感观印象,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再现圆明三园的美景,由于图像的烘托,音乐的渲染,促进了学生的视听感知,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八国联军火烧的视频,学生看到如此美景化为灰烬自然产生一种憎恨之情,由此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爱国意识。
三、结合教学内容实际,配合传统媒体施教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作出各种学习反应。而多媒体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在这些辅助手段中,只有有益于语文教学,有益于学生快速理解,其实媒体的种类并不重要。因此,在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曾经在语文教学中还能发挥作用的一些传统媒体,如果我们配合使用,如与挂图、板书、模型、演示等手段也相统一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实践也表明,清晰的挂图、优美整洁的板书、逼真的模型动感十足的演示等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各种媒体的运用在组合上要体现科学、合理、高效,须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方面来选择、组合媒体。?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现在还是很倡导教师板书,这一传统手段作用还相当大,需要我们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与之配合作用。
总之,多媒体是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工具,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充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更好的自我投入到教育教学战线中来,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修彩红,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2014年。
[2]王娜,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4年。
[3]江晖,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冷思考[J].教育观察,2012年。
- 【发布时间】2018/7/12 17:02:37
- 【点击频次】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