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策略;
【正文】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由于这门专业基础课逻辑性和理论性过强,加上内容多,课时紧,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难度,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实后果。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让这门抽象的理论学科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承担电子技术教学老师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这门学科教学,谈谈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从我校生源情况来看,大多是来自初中分流,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而我们这门学科理论性又过于强,很抽象,对于这样的学情,我们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我要学”兴趣,进而主动与教师构成有效的双边互动,为高效教学奠定人脉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可采取情境教学、激励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其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甚至让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呈现,如集成电路的讲解,我们可通过动画,让电流信息直观地运动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降低了抽象性,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快乐,进而产生了学习动力。
二、注重实用性知识教学
中职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平台,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该专业领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现代信息化社会人才竞争的必备知识,让他们有一些行之有效的专业化知识就显得成为重要。因此,对于这门课锃的教学,我们教师应树立“教有所用”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尽量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增强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到集成电路的特点时,我们最好讲到集成电路在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以及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这样教学,就把空洞的理论与实用性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学习的作用之大,用途之广,是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自身以后的发展和生活。教学时,为了让知识的实用性更强,我们可将教材进行删减、增添或重组。
三、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化抽象为直观,满足学生形象思维特征的需要,是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的重要思想。采取直观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见竿立影的。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该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形象思维能力低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多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这种直观化教学,就可有效帮助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们就可用一只二极管,两节电池和一只小灯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小灯泡发光;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阻止,小灯泡不发光。这样的实验,直观形象地告诉学生: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通过实验演示,学生看到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加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这一抽象知识。在相同时间里,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四、加强动手操作实践培养
学理论是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而重点还是化理论为实践指导,形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最好是通过演示讲解基础知识,在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后,我们尽可能搭建平台让学生动手操作,毕竟中职教育培养的都是动手实践的技术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策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例如,在“半波整流电路”教学中,光靠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很难的,若是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搭接电路,并按要求测试μ2、UL的波形,然后教师再加以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引入EDA技术教学
EDA技术,又称电子线路设计座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CPLD/FPGA)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进行必要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的一项高级、快速、有效电子设计自动化。作为一种科技,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把科技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这个技术平台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在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不仅直观、准确、方便,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
当然,要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多方法,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各项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感受就是要提高有效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我们教学效果提高就成为现实了。提高其效率,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电子技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
[2]王五,《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华章,2012年。
[3]王楠,探索《电子技术基础》的先进教学方法[J].职业,2007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从我校生源情况来看,大多是来自初中分流,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而我们这门学科理论性又过于强,很抽象,对于这样的学情,我们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我要学”兴趣,进而主动与教师构成有效的双边互动,为高效教学奠定人脉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可采取情境教学、激励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其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甚至让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呈现,如集成电路的讲解,我们可通过动画,让电流信息直观地运动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降低了抽象性,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快乐,进而产生了学习动力。
二、注重实用性知识教学
中职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平台,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该专业领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现代信息化社会人才竞争的必备知识,让他们有一些行之有效的专业化知识就显得成为重要。因此,对于这门课锃的教学,我们教师应树立“教有所用”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尽量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增强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到集成电路的特点时,我们最好讲到集成电路在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以及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这样教学,就把空洞的理论与实用性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学习的作用之大,用途之广,是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自身以后的发展和生活。教学时,为了让知识的实用性更强,我们可将教材进行删减、增添或重组。
三、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化抽象为直观,满足学生形象思维特征的需要,是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的重要思想。采取直观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见竿立影的。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该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形象思维能力低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多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这种直观化教学,就可有效帮助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们就可用一只二极管,两节电池和一只小灯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小灯泡发光;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阻止,小灯泡不发光。这样的实验,直观形象地告诉学生: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通过实验演示,学生看到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加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这一抽象知识。在相同时间里,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四、加强动手操作实践培养
学理论是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而重点还是化理论为实践指导,形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最好是通过演示讲解基础知识,在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后,我们尽可能搭建平台让学生动手操作,毕竟中职教育培养的都是动手实践的技术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策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例如,在“半波整流电路”教学中,光靠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很难的,若是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搭接电路,并按要求测试μ2、UL的波形,然后教师再加以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引入EDA技术教学
EDA技术,又称电子线路设计座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CPLD/FPGA)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进行必要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的一项高级、快速、有效电子设计自动化。作为一种科技,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把科技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这个技术平台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在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不仅直观、准确、方便,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
当然,要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多方法,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各项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感受就是要提高有效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我们教学效果提高就成为现实了。提高其效率,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电子技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
[2]王五,《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华章,2012年。
[3]王楠,探索《电子技术基础》的先进教学方法[J].职业,2007年。
- 【发布时间】2018/7/12 17:09:08
- 【点击频次】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