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浅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教学 ;
【正文】在通过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能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更要能丰富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素养有所提升。而在当前化学污染严峻的背景下,化学学科的教师不仅要能在课上对学生讲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同时还要能做好绿色化学等先进思想的普及工作,全面推动学生的良好成长。
一、利用多种方式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为了高中学生能在脑海中建立完整的绿色化学思想,教师要能选择和学生匹配度最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真正的受到绿色化学思想的影响,并能在未来成长以及发展中以这种先进思想约束自己。教师在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口头讲述、文字版书讲解以及现代多媒体分析的方式,这些方式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选择具体方式的时候能进行慎重的思考。
首先,口头讲述类型的教学方式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或者教学中,以故事或者是知识点分享的方式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普及。在使用这种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普及绿色化学知识的时候,要发挥出其特点,可以向学生讲述当代环境的紧迫性,以及污染的危害,而这种普及方式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在讲述当中融入教师情感,这样也就能起到增强教师讲述感染力的目标。
其次,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时候还能使用板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存在时间最长、最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摘录记忆。在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以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随时对黑板上的知识进行摘录以及反复记忆,有条理性的完成绿色化学思想的学习。
最后,在当代教育体系中还出现了大量新型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设备,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展现效果直观,对学生感官刺激大的鲜明特点,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下相应的画面。在高中化学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做好教学素材的选择工作。为了能让学生重视绿色化学思想,并在脑海中留下突出的印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环境受到污染之后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示给予学生一定的震撼。在有了这一基础之后,教师再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方面的教学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高效,同时也能让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工作达到深入人心的目标。
二、把握好课堂上讲解绿色化学思想的时机
目前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思想的教学效果,以期能通过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素养。而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高中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反复提及,因此也就需要教师能把握好绿色化学思想的教学时机,否则就可能不仅起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当堂既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中化学课堂中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时候要能准确的找到教学切入点,这样才能使绿色化学思想普及起到既定的效果。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程当中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案例可以作为绿色化学思想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当高中化学教师讲解氟利昂化学试剂的时候,教师就能以此为切入点,在讲解氟利昂化学物质特点、基本性质的时候介绍氟利昂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对于绿色化学有科学的认识,了解到在使用化学药品以及各种制剂的时候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目标。
三、妥善处理实验废液和药品
中学的化学教师需要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剩余废液和药品进行妥善的处理,且不可随意丢弃,否则污染环境的同时,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危险,造成人员伤害。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使学生也养成实验完成后妥善处理废液和剩余药品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将使用过的酸类、碱类、盐类等相关废液、废渣等倒入到回收容器中,然后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通过中和、分解、吸收的方式分类处理废弃物。实验完成后需要将金属片(铁、锌、铜)等交还到制定的地点进行回收再利用。实验室内需要增设尾气吸收装置,用以减少实验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取实验的时候,使用向上排气收集法进行氯气收集,然后将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铜溶液吸收;浓硫酸脱水实验,为避免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大量刺激性较强的气体,产生空气污染,可以使用水槽封液的方式减少污染。
四、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危险实验
常规化学实验会消耗掉大量的药品与水资源,特别是部分试剂药品十分昂贵,且实验操作极易引发爆炸,里面的部分物质有毒,特别是进行(苯、苯酚、重金属)实验的时候,在实验中会排放较多的气体以及有毒的废水,这将给师生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破坏环境,这与绿色化学目标的达成出现悖逆。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在清晰观看实验现象的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的原理、装置和流程等进行仿真,然后使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效果,能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掌握,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对于重点环节教师可以提取出来重点讲解,为学生放缓播放速度,使学生能细致的进行观察,也能让教学的灵活性更好,从而减少“三废”污染。
五、结束语
环境问题是当前人们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绿色化学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中学阶段开展的绿色化学思想渗透能让学生很好地认知绿色化学在化学科学技术方面担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晓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22-23.
[2]周丽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11-12.
一、利用多种方式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为了高中学生能在脑海中建立完整的绿色化学思想,教师要能选择和学生匹配度最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真正的受到绿色化学思想的影响,并能在未来成长以及发展中以这种先进思想约束自己。教师在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口头讲述、文字版书讲解以及现代多媒体分析的方式,这些方式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选择具体方式的时候能进行慎重的思考。
首先,口头讲述类型的教学方式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或者教学中,以故事或者是知识点分享的方式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普及。在使用这种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普及绿色化学知识的时候,要发挥出其特点,可以向学生讲述当代环境的紧迫性,以及污染的危害,而这种普及方式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在讲述当中融入教师情感,这样也就能起到增强教师讲述感染力的目标。
其次,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时候还能使用板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存在时间最长、最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摘录记忆。在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以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随时对黑板上的知识进行摘录以及反复记忆,有条理性的完成绿色化学思想的学习。
最后,在当代教育体系中还出现了大量新型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设备,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展现效果直观,对学生感官刺激大的鲜明特点,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下相应的画面。在高中化学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做好教学素材的选择工作。为了能让学生重视绿色化学思想,并在脑海中留下突出的印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环境受到污染之后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示给予学生一定的震撼。在有了这一基础之后,教师再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方面的教学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高效,同时也能让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工作达到深入人心的目标。
二、把握好课堂上讲解绿色化学思想的时机
目前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思想的教学效果,以期能通过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素养。而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高中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反复提及,因此也就需要教师能把握好绿色化学思想的教学时机,否则就可能不仅起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当堂既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中化学课堂中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时候要能准确的找到教学切入点,这样才能使绿色化学思想普及起到既定的效果。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程当中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案例可以作为绿色化学思想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当高中化学教师讲解氟利昂化学试剂的时候,教师就能以此为切入点,在讲解氟利昂化学物质特点、基本性质的时候介绍氟利昂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对于绿色化学有科学的认识,了解到在使用化学药品以及各种制剂的时候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普及绿色化学思想的目标。
三、妥善处理实验废液和药品
中学的化学教师需要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剩余废液和药品进行妥善的处理,且不可随意丢弃,否则污染环境的同时,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危险,造成人员伤害。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使学生也养成实验完成后妥善处理废液和剩余药品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将使用过的酸类、碱类、盐类等相关废液、废渣等倒入到回收容器中,然后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通过中和、分解、吸收的方式分类处理废弃物。实验完成后需要将金属片(铁、锌、铜)等交还到制定的地点进行回收再利用。实验室内需要增设尾气吸收装置,用以减少实验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取实验的时候,使用向上排气收集法进行氯气收集,然后将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铜溶液吸收;浓硫酸脱水实验,为避免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大量刺激性较强的气体,产生空气污染,可以使用水槽封液的方式减少污染。
四、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危险实验
常规化学实验会消耗掉大量的药品与水资源,特别是部分试剂药品十分昂贵,且实验操作极易引发爆炸,里面的部分物质有毒,特别是进行(苯、苯酚、重金属)实验的时候,在实验中会排放较多的气体以及有毒的废水,这将给师生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破坏环境,这与绿色化学目标的达成出现悖逆。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在清晰观看实验现象的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的原理、装置和流程等进行仿真,然后使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效果,能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掌握,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对于重点环节教师可以提取出来重点讲解,为学生放缓播放速度,使学生能细致的进行观察,也能让教学的灵活性更好,从而减少“三废”污染。
五、结束语
环境问题是当前人们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绿色化学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中学阶段开展的绿色化学思想渗透能让学生很好地认知绿色化学在化学科学技术方面担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晓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22-23.
[2]周丽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11-12.
- 【发布时间】2018/7/30 17:55:01
- 【点击频次】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