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作文批改教学中的互助互动模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批改;互动互动模式;
【正文】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接触的很多语文老师,他们每天都很辛苦,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改出来的作文,学生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不仅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很难有所提高。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我们实施了作文批改的“互助互动模式”,这一模式的有效应用,就是让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模式。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是一种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还能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批改教学,谈谈互动互帮模式在其间的应用实践。
一、做好“互助互动”准备
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多方着力,增强互助互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进行人员合理分工,让学生明了各自角色,知道如何在多样化的批改中怎么做。
(一)动员。从作文批改现状,尤其是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助互动的必然性;从学生直接参与、独立进行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助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下入手,引导相信互助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动员,学生激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学生自主合作、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作文批改的互助互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分组。为了确保这模式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通常把学生分成 10人一个互助互动小组,有正副组长各一人。分组时,凡尽量让学生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作互助互动的能力保证。还要动态管理——水平提高较明显的人应及时调换小组,以扶“贫”济“困”,以必须的人才流动为“互助互动”的发展作保证。
二、进行“互助互动”批改作文
进入批改阶段,按“四互”要求进行操作:
(一)互相讨论,定出标准。每次批改时,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本次作文的共性标准(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结构、语言、内容、书写等)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分两步付诸实施:起初,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之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组内交换意见全体组员讨论直至明确每次批改的要求。
(二)面对面,互改习作。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先由组内每一个同学批改本组内另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妥标点,改通语句、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这一步最好让作者面对面进行。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仅对作者提出改进要求,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三)小组内,互谈体会。这是“互助互动”时最重要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交流,加强评习作者与评改者,改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老师的“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上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再由组长对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都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小组内取得“互助互动”效应。
(四)全班内,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助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运用投影在全班交流学习,让全班同学共同参加评、改。也可以让小组间相互推荐,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进行目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同学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三、“互助互动”模式的意义
我认为这一模式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现了新课标理念。作文批改由传统状态进入“互助互动”状态,这不只是形式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首先“主角定位”,体现了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传统批改中,教师动得过多,几乎包办了一切。“互助互动”批改时,学生的“互助互动”以至“自动”,使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角”。其次,“目的定位”,实现了由“评”向“改”的转变。在传统批改中,由于时间、精力所限,即使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也只能更多地止步于“评”,指出学生的不足,评价其优点。实施“互助互动”批改,除了保持“评”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由于重视同学、老师以及自身的多向修改直至推出佳作,“改”便成了最高也是最终的目的,归根结底训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知识,培养了改作的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自能改文的方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总之,互助互动模式在学生作文批改过程中的意义重大,是我们增强学生批改主体的能动性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予方法,增动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互相批改在提高自我作文能力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增强他们互助互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阿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7年。
[2]郭艳,浅析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模式探索之我见[J].读写算,2014年。
一、做好“互助互动”准备
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多方着力,增强互助互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进行人员合理分工,让学生明了各自角色,知道如何在多样化的批改中怎么做。
(一)动员。从作文批改现状,尤其是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助互动的必然性;从学生直接参与、独立进行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助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下入手,引导相信互助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动员,学生激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学生自主合作、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作文批改的互助互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分组。为了确保这模式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通常把学生分成 10人一个互助互动小组,有正副组长各一人。分组时,凡尽量让学生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作互助互动的能力保证。还要动态管理——水平提高较明显的人应及时调换小组,以扶“贫”济“困”,以必须的人才流动为“互助互动”的发展作保证。
二、进行“互助互动”批改作文
进入批改阶段,按“四互”要求进行操作:
(一)互相讨论,定出标准。每次批改时,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本次作文的共性标准(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结构、语言、内容、书写等)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分两步付诸实施:起初,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之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组内交换意见全体组员讨论直至明确每次批改的要求。
(二)面对面,互改习作。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先由组内每一个同学批改本组内另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妥标点,改通语句、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这一步最好让作者面对面进行。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仅对作者提出改进要求,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三)小组内,互谈体会。这是“互助互动”时最重要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交流,加强评习作者与评改者,改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老师的“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上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再由组长对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都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小组内取得“互助互动”效应。
(四)全班内,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助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运用投影在全班交流学习,让全班同学共同参加评、改。也可以让小组间相互推荐,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进行目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同学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三、“互助互动”模式的意义
我认为这一模式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现了新课标理念。作文批改由传统状态进入“互助互动”状态,这不只是形式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首先“主角定位”,体现了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传统批改中,教师动得过多,几乎包办了一切。“互助互动”批改时,学生的“互助互动”以至“自动”,使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角”。其次,“目的定位”,实现了由“评”向“改”的转变。在传统批改中,由于时间、精力所限,即使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也只能更多地止步于“评”,指出学生的不足,评价其优点。实施“互助互动”批改,除了保持“评”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由于重视同学、老师以及自身的多向修改直至推出佳作,“改”便成了最高也是最终的目的,归根结底训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知识,培养了改作的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自能改文的方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总之,互助互动模式在学生作文批改过程中的意义重大,是我们增强学生批改主体的能动性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予方法,增动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互相批改在提高自我作文能力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增强他们互助互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阿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7年。
[2]郭艳,浅析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模式探索之我见[J].读写算,2014年。
- 【发布时间】2018/7/30 18:01:30
- 【点击频次】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