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 韦翠宝

【机构】 广西上林县白圩中心学校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不仅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也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个人不能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助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正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习过程中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学习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由于人数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多数学生得不到参与机会,只能被动的旁观、旁听。小组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给予了学生自由探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融合了新理念和新原则,特别重视教学过程和效率,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引导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教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流程;教导学生掌握知识盲点;结合扬弃理念,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和服务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具有两大特征,即自主性与合作性,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目标;学生自己挑选学习方法;学生自行搜集多方面的学习资料;学生自己选择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的策略;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合作学习有四项必备因素,即建立学习小组,以此展开学习活动;注重把握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动态因素,增强学生的互动合作能力;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导向;运用团体成绩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而且,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合作方式与学习方式,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协同合作、互助合作、求异合作、角色合作,其中的协同合作以“协助”和“汇同”为根本,主导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积极分享个人观点,共同操作信息技术,制作计算机产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互助合作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形成互赖的学习氛围;求异合作以“求同存异”为基准,倡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勇于创新,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形成创新资源共享;角色合作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观察每一小组的表现,并予以有效的评价和控制。另外,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理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述能力和学习成绩来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注重保持每一小组综合实力的一致性,引导小组设计组徽和组训,制定学习目标、方向和组规。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结合作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灌输式的学习是教学的最优模式,这种学习方法虽然严苛古板,但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难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推行,是因为很多的学校或是教师在思想上并不能完全接受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想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法,那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提到日程上来,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际中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小组合作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并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营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就是小组合作。所谓小组合作,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共同得出结论,学习知识。那么科学合理的分组就成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重中之重。在教师分组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特点,不仅要公正合理,而且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互补关系。例如,小明擅长对于学习过程的总结,而小丽擅长逻辑思维的发散,如果将这两个学生分在一组,那么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学习任务
  合理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保证成绩的提升。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吃透教材,为学生布置合理、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任务布置得太难,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学习任务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就无法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例如,在学习表格的制作、文档的保存这样的课程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完成课程的教学。
  (四)创建竞争学习机制
  创建竞争学习机制是提升学生成绩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竞争学习机制的创建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际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信息技术答题竞赛,让学习小组分别完成,计算答题的正确率和最短时间,产生优胜的小组。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五)开展小组合作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的把控全局,科学调整每一个小组及小组成员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度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能用简单的“很好”“一般”“不好”来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准备好对自己设计的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也并非是固定的,它可以根据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做出调整。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及作品进行评估,借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的知识做出更完善的评价。另外,除了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做出评价外,还应指导组员间积极开展互评、自评,让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加已纠正,从而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结实.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117+119.
  [2]李冰.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生生参与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3):132-133.
  [3]严良贞.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93-94.
  [4]李冬金.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30-32.
  [5]李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5):7-8.
  • 【发布时间】2018/7/30 18:02:37
  • 【点击频次】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