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 李 伟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 高中数学微课在信息化大力发展的今天,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中,是辅助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科学应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制作;
【正文】随着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微时代已经来临。以微课为教学载体的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我们知道,微课就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典型知识点教学或开展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还包含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等辅助性教学内容。由于这种教学资源,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加之针对性强,是化解学习难点的直指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快速体验到攻克难点知识的所带的成功快乐。还有就是网络上微课资源极为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自由。因而,微课在学习中得以广泛应用,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在各个教学流程中进行应用,故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老师的青睐。下面,我教学实践,谈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
  一、精心设计制作数学微课
  知识点少、时间短的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依据具体学科特点和学习实情,以及应用于教学时间节点来设计制作,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微课,肯定是不同的,即使相同内容,用于不同学生、不同教学阶段,其微课的制作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选定微课教学的内容。老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在备课的过程中仔细筛选,优选适合制成微课的内容,在进行筛选时,应遵循下面三条原则:一是结合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情,选取的内容应围绕学生来进行,将学生想学的知识作为制作微课的核心内容;二是依据自身经验,灵活制作微课。例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内容,由于图像的变化过程较复杂,抽象性较强,就可将其作为微课的选材。然后,在选好微课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录屏软件或PPT平台进行微课教学的设计制作,一般时间应控制在3--6分钟内,语言应简明扼要,一课一知识点或一个学习(解题)方法,三是微课体积要小,利于传播。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的,无需学生的参与,应尽量避免传统数学理念的束缚。其次,在设计微课视频时,要加入趣味性因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怎样表达”“怎样提问”“怎样讲解”才能有效开展教学。遵循了这些,我们制作出来的微课,就能辅助我们教学,起到良好效果。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培优补差中的应用
  微课的初衷是教师给没有上课的学生采用制作视频的式进行补课或者是给学困生补差。随着对微课的研究和探索,它还可以起到培优的效果。由于中小学学生心理特征和班级授课的局限,它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由于班级授课的现状,有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矛盾,如果在上课中重点放在学困生,学优生在课堂中多数时间处于浪费,如果上课时间倾斜学优生,而学困生则处于听不懂的现状,长此以往将出现厌学现象,利用微课助学可以大大缓解这一矛盾。课堂教学以中等生为重点,在班级中建立QQ群,课后让学生课外自己下载微课选择学习,达到面向全体的新课程理念。
  微课的特点之一就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数学方法而设计的教学视频,用于学生课外自习补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自觉性本来也差,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在课外自己补差其效果可想而知的。如果利用微课补差,注意设计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差生尽量短点),内容就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解题方法,在学习新课的补差,重点突出,加上有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和微课作业的要求,提高学生补差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补差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的教学中,其课堂设计如下:例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m+n)x+mn>0。例2、已知函数
  f(x)=(a-1)x2+ax+2的图像始终在函数g(x)=x-1的上方,求a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函数f(x)=In(ax2-ax+1/x-1)的值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设计层次清楚,教师讲解也没有问题,但是学生上课反应迟钝,配合不太好。下课后我随机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说好像又懂了,好像又没有懂,是似而非。我的看法为一是内容多: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恒成立、对数函数的应用等;二是起点高:含参不等式为起点;三是难度大:含参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恒成立、对数函数的应用和方程根的分布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四是跨度猛: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到不等式恒成立,再到对数函数的应用和方程根的分布跨度太猛。后来我向这位老师建议利用微课进行补讲,制成三个微课,每题一个微课。在例1中加上解不等式x2-3x-4>0和解不等式x2-(m+l)x-m<0。在例2中加上求使不等式x2+2x+a>0恒成立a的取值范围及使不等式ax2+2x+1>0恒成立a的取值范围;例3用来培优,建议只有优秀学生选学,制作微课时,增加已知函数f(x)=ln(ax2-ax+l),(1)f(x)的定义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⑵的值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再讲解例3,事后反馈得知,这样的效果较好。值得强调的是有效的补差功能就应该在微课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起点低、步子缓、讲解清楚,使之易理、易操作、容易掌握。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微课,发挥微课的功能,在设计上多思考、多实践,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补差和培优的目的。当然,本文所谈到的教学应用还只是一点尝试,还有待于我们大胆探索,其有效性也会随之而扩大。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一应用将更加全面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磊,高中数学微课制作方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5年。
  [2]张辉,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年。
  [3]罗静彦,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5年。
  • 【发布时间】2018/7/30 18:06:10
  • 【点击频次】342